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就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去年以来,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一些外贸企业带来一定经营压力,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还要看到,尽管外需收缩导致一些企业出口减少,然而,我国产品仍有成本及性价比等综合优势。
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必须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第一,加大支持力度,着力稳定外需。要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要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要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要支持各类企业“走出去”,简化优买、优贷项目和资金审批程序。
第二,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效益,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一方面要调整出口结构,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加大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业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以及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引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等。二是优化外资投资结构。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要努力把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引进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优化对外投资结构。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力军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
第三,提高开放质量,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促进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是着力改变贸易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关键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出口产品品质,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改变以低价取胜的竞争策略,追求以品质制胜、品牌制胜的出口战略,大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抢占国际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二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要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特别是创造和优化“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和合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