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易燃装修立即扫地出门

本报讯(记者/段思午)昨天,在市公安消防局会议上,有关负责人向与会的60多家宾馆、酒店、KTV的负责人下达“死任务”:“6月25日前未整改完,就不是查封停业,恐怕你再不能营业了。”

  目前,东莞正在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如KTV包房等场所采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的,必须在6月21日前拆除完毕,25日前完成全部整改。

  不少KTV内那种软软的装修材料,看上去、摸起来都很舒服,还能起到吸音的效果。这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俗称“软包”,往往是火灾时毒烟的主要来源,而火灾烟气的毒害性是火灾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东莞公众聚集场所最突出的火灾隐患,就是采用“软包”等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的问题。许多场所过分追求造型、隔音、美感,在包厢的吊顶、门面、墙面甚至在大堂、走道等公共部位采用装饰“软包”、吸音棉、窗帘幕布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这些材料燃点低、发烟大,燃烧分解物多、毒性强。一旦发生火灾,将释放大量有毒气体,较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伤亡。

  国家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曾联合发文,要求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预计6月25日至6月30日,四部门将对各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

  按照有关要求,公众聚集场所天花顶棚应当采用不燃级材料,墙面、窗帘应当采用难燃级材料。

  对于东莞目前存在的相当数量使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部门提出,公众聚集场所顶棚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墙面使用装饰软包、窗帘幕布的,限6月21日前自行全部拆除,并以文字、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将整改进展情况和结果上报市公安消防局,其他火灾隐患限6月25日前整改完毕。

  消防部门将依照《消防法》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对拒绝或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火灾隐患的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严厉查处,包括直接给予临时查封,期限不超过一个月。逾期未消除火灾隐患的,不受查封期限的限制。如公众聚集场所擅自拆封火灾使用被查封的场所、部位的,依法给予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目前,消防部门推荐的替代材料费用约为200元/平方米,加上拆除原有吸音棉等材料,整改费用并不低。这可能成为一些场所企图暂时关停,等风声过了再开张的原因之一。

  对此,消防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侥幸心理是不可能得逞的。所有被要求停产停业的公众聚集场所,将一律抄告文化、工商部门,请其依法取缔或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特种行业许可证等相关证照。

  这位负责人说:“如果不整改,别想再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