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献港”免费服务市民
本报记者方勤报道 昨日,汇集了百万册图书、上亿篇文章的“深圳文献港”(http//www.szdnet.org.cn/)正式开放,这是一个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三馆联合打造的统一服务平台,为深圳所有市民提供免费且更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从此广大读者又有了一个可以查阅资料、阅读图书、获取全文的渠道,多了一个身边的图书馆。
在文献信息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联合发起并创建了“深圳文献港”,汇集与共享参与馆的资源、人力、技术和服务。只要读者在深圳,就可查询280万种图书的目录,了解我国中文图书的出版情况以及我市各大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如果读者拥有一张三馆任一馆的读者证,就可免费享受“深圳文献港”提供的更多服务,包括了解图书的详细信息,阅读正文的前17页,甚至电子图书全文,获取期刊论文、报纸、学位论文等的全文。
据了解,“深圳文献港”的文献资源量,不仅联合了深圳市内三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而且提供了全国95%的中文出版图书,大大弥补了我市建市短,文献资源有限的不足;其文献资源出自图书馆,时时更新、内容可靠;对超过6亿页、包括280万种图书的全文进行检索,不但告诉读者有什么图书,在哪个馆收藏,还可以试读正文前17页,让读者详细了解图书的内容;提供1.5亿条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题录信息,将多种中外文数据库的资源集成在一起,采用全文检索技术,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发现、了解文献信息。对于检索结果也不是简单地显示,而是详细揭示与检索相关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分析检索结果,提供多面分析与聚类。此外,“深圳文献港”提供强大的后台知识服务,为读者提供原文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专题研究等文献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