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连锁兴起 各大巨头疯抢杭州蛋糕市场
哈,小菜一碟。从体育场路、建国北路口到延安路口,马路南侧分布着8家品牌糕饼店,有克莉丝汀、九月生活、丹比、亚都……还有4月新开的85度C,5月1日开张的可莎蜜儿。
今年要开近百家分店
“可莎蜜儿”市场部负责人韩建增告诉记者,公司把2009年定为“快速发展年”。他们刚刚在体育场路开了一家旗舰店,目前在杭州的门店总量为9家。韩建增透露:“原来计划今年开30家分店,请了专业公司评估后,决定增加到40家”。
4月11日“85度C”刚刚在杭城开出第三家分店,现在分店数却已达到5个。负责人王建尧告诉记者,他们计划今年在全国开设91家门店。
要知道,如今开一家糕饼店的投入少则三五十万元,像“85度C”,每店成本都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一年开这么多店,这些“掌门”疯了么?
“疯狂”蛋糕 盖过了“甜品理论”
是否疯狂暂且不论,这些糕饼店的来头都不小。
“克莉斯汀”2007年拿到了上亿元风险投资,其上市消息传了许久。在各大百货公司里飘香的Bread Talk(面包新语),2003年就在新加坡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来自台湾的“85度C”,近两年风头大盛,媒体称之“在台湾打败了星巴克”。因为这家黑马企业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在宝岛开店300多家,数量上超过了星巴克。在上海,“85度C”非常火爆。
“可莎蜜儿”是杭州一家著名食品企业和美国资本共同投资的。据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韩建增说,他们旗下另一个品牌“皇冠”已经在武汉开出100多家分店,“也就这一两年时间内开的。”
糕饼店发展到这个层面,传统的萧条期“甜品理论”(即:经济越萧条,人们越希望摄入甜食安慰心灵、提振信心)已经不能解释“扎堆开店”的现象了。业内人士预计,糕饼烘焙行业会像家电连锁、数码连锁一样,成为重要的经济业态。
近千家糕饼店还少吗
杭州现在有多少家糕饼店?记者询问了杭州市咖啡西餐行业协会,以及杭州市行业总会的相关负责人,都没得到权威答案。
记者试着在口碑网上搜索,找到了杭州的40多家“九月生活”、45家“面包新语”、54家“丹比蛋糕”、21家“可颂坊”、24家“元祖”……据行家估计,杭州的几十家品牌连锁糕饼店,再加上活跃在各社区的“夫妻店”,总数近千家。
这么多糕饼店已然存在,为什么许多公司还要“快速发展”呢?
“可莎蜜儿”市场部负责人韩建增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杭州市场空间很大”。“一般来说,一家糕饼店能辐射3公里范围,用这个数字衡量杭州的主城区面积,你会得出‘糕饼店还这么少’的结论。在延安路、武林广场等闹市,10多家店同时存在,但生意都还可以。”
85度C负责人王建尧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消费者正越来越接受甜品文化。据说,这些糕饼企业现有“金角银边”的说法,“金角”是指十字路口的店面,四方招展所以位置最佳。“克莉斯汀早几年进入上海市场时,用较低的价格签下了许多‘金角’店面,一签就是5-10年,眼光超前啊。”
价格战初露端倪
扎堆的糕饼店,相互间生意肯定要受影响。
“亚都蛋糕”营业部的刘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刚刚搞完“10多年来第一次促销活动”。5月上旬,“亚都”四家分店全场7.5折促销,同时在大关、翠苑、德胜三家分店推出新上市产品“买一送一”。刘经理坦言,此举是受形势影响,特别是“85度C”进军杭城所逼。
“85度C”体育场路店开张那天,分时段大力促销,咖啡便宜至“一元一杯”,门口队伍长长的。那天旁边的一家品牌店生意冷清,“九月生活”打出了“买30送15”的广告。
价格竞争当然仅仅是一方面。作为杭城本土蛋糕房,“九月生活”的市场部胡经理告诉记者:“关键是在差异化经营的基础上,把自身的产品做好。”
记者手记
前不久,坊间在传“元祖”退出绍兴市区;“马里奥”饼屋收缩战线;业内人士都猜测,一场糕饼业的洗牌为期不远。但一方面,有些品牌在收缩战线或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不断出现。
吴山广场边上的“百滋百特”,经营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面包甜甜圈,味道诱人。
“甜丫丫”西点在武林小广场等地落户,奶油泡芙现做现卖,引发排队狂潮。可丽欧法式饼也在杭城开了不少分店,赶新鲜的人甘愿排着长队在那里等。
“排队”、“扎堆”这些名词对杭州餐饮业来说可不陌生。联想到近两年杭州餐饮业的格局变化,或许烘焙行业也将经历类似的演变,最后形成大型连锁饼店和个性创意甜品店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