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封市蔬菜价格缘何居高不下
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天气逐渐变暖,蔬菜价格也应不断回落。然而,我市很多细心的主妇最近却发现,今年的蔬菜价格没有像往年同期那样下降,菜价依然居高不下,各种蔬菜比去年同期贵了许多。今年我市蔬菜价格缘何居高不下?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青椒多少钱一斤?”记者问。“两块钱一斤。”卖菜的随口答道。“咋恁贵呢?”记者又问道。“蔬菜进价都很高,所以有点贵。”一摊主这样解释。“最近菜价也太高了!往年这个时候哪有一小捆青菜就要一块多钱?”4月30日,在我市东京大市场的早市上,家住苹果园小区的李大妈和记者说起菜价显得一脸的无奈。在东京大市场,记者看到各种新鲜蔬菜琳琅满目,在此选购蔬菜的人也熙熙攘攘,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今年菜价太高了!”说起今年的蔬菜价格,市民张女士也有同感:“我现在每次买菜都得花30多元钱,往年这个时候十几元钱就能买不少菜,今年不行了。”看来,由于我市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好多家庭买菜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张女士同时表示,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蔬菜的价格虽然比往年同期偏高,但还是能够接受的,现在买菜主要看是否新鲜。
记者走访了市内几个蔬菜市场后得知,市场上所卖的蔬菜价格大约为:黄瓜每公斤3元,芹菜每公斤两元,西红柿每公斤4元,茄子每公斤3.2元,青椒每公斤4元。据市商务局对西红柿、黄瓜、茄子等18种蔬菜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我市蔬菜价格与春节期间相比虽有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高出了38%左右。
菜价比往年同期高出这么多,会不会影响菜农的销售量呢?记者对此又进行了采访。北郊乡菜农王大爷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的反季节蔬菜卖得很好,收益比往年多了,像黄瓜、西红柿等温室大棚的效益都比往年要高,只要保证菜品新鲜、色泽纯正,价格高点也是比较好卖的。
记者随即又来到位于禹王台区南部的开封市繁塔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这里依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开封市繁塔无公害蔬菜大市场董事长、总经理吕小秋告诉记者说,今年反常的气候以及大风天气造成我市本地蔬菜比往年成熟期推迟了20天左右,而且由于受去年蔬菜价格的影响,本地蔬菜种植面积萎缩,市场上的反季节蔬菜70%是由山东、河北、江苏等地运来的,长途运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市蔬菜价格一直走高。
对于我市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物价上涨也是导致蔬菜价格高于往年同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各种成本的增加、菜商的二次加价都造成了今年蔬菜价格比往年同期相比高出很多。不过,随着天气转暖,本地一些时令蔬菜供应会越来越充足,后期蔬菜价格会逐渐回落至适当价位平稳运行。
菜农方三毛:蔬菜价高农民得实惠
5月5日上午,记者在大学生村官、尉氏县庄头乡高寨村村支书张长江的陪同下到该村采访。在该村村民方三毛的茄子棚里,他正仔细摘着又大又嫩的茄子。那一个个碧绿青翠的茄子,整齐地摆放在三轮车上。“这一车能装60公斤,批发给菜贩,按每公斤3.5元算,能卖200元。”方三毛告诉记者,“俺这1.5亩大棚茄子今年下来估计能收入1万多元。”
方三毛是高寨村的村主任,也是全村种韭菜等种菜较早的村民之一。“1998年,俺村韭菜每亩收入高达5000元。”方三毛介绍,由于建一个韭菜棚才2000元,可使用三四年,且收入很高,村民种韭菜的积极性很高。“最多时,全村共有285户村民种韭菜,总面积为1000多亩。”方三毛告诉记者。他今年还保留了1.6亩拱棚韭菜,从去年冬天到今年3月,这一棚韭菜收入1.1万元。
高寨村的韭菜远近闻名,河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牌子更让高寨韭菜名声大振,全国至少有30名经纪人来此经营韭菜。高寨韭菜不仅销往开封市、郑州市,还被运到新疆、江苏、北京等地。
“由于今年村里要进行土地调整,部分村民暂时停止了大棚韭菜种植,但是还有百余亩,今年蔬菜价格比去年稍高,收入极好。”该村村支书张长江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开始改种其他蔬菜,比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也同样挣钱。”
“蔬菜价高俺农民得实惠。”方三毛说,“村民方志刚种了4亩茄子、辣椒,一年下来收入5万元呢。”
“今年菜价连续上涨,大家种菜的积极性更高了。”方三毛说。根据以往经验,他推测,菜价高的情况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时令蔬菜大量上市。“可能是因为这两年搞大棚蔬菜的少了,导致去年冬季以来菜价居高不下。”(记者 王刚)
菜农刘俊:市场是个大课堂
5月3日,记者来到通许县孙营乡城耳岗蔬菜大市场,这里的菜农正在忙着交易,一位叫刘俊的菜农忙里偷闲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俊今年35岁。家里有3.8亩耕地,一年四季都种植蔬菜,从种植、管理到收获、交易全部都由他和爱人负责。
去年,小两口却被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重重地教训了一下。去年,他们家3.8亩耕地中有1.5亩种植了菜花。经过两个人的精心呵护,菜花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但价钱却大打折扣,每公斤菜花仅卖0.14元,每亩地收入200多元。又到了种植菜花的季节,小两口犯难了,市场会咋样,可看着左邻右舍都放弃了种植菜花的念头,他们经过分析,决定依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将3.8亩耕地全部种植了菜花。
看着菜花一天天成熟,刘俊的心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市场会不会继续“冰冻”,但了解到周围乡村种植菜花的面积大幅度递减,种植面积只有过去的三成,他们那颗悬着的心又一次落了下来。到了收获的时候,刘俊到市场上一问,每公斤菜花卖到了两元。
刘俊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家的3.8亩菜花可收入1万多元,市场真是个大课堂,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再也不能一哄而上了,种植什么也要进行市场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风险。”
种植面积减少 杞县蒜薹走俏市场
连日来,记者在杞县各大蒜薹交易市场内看到,来自我省及河北、山东、湖北、广东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每天拉蒜薹的大货车都有两三百辆进进出出。
如今正是蒜薹的收获交易季节,记者在杞县裴村店乡大蒜生产基地的蒜田里了解到,每天有近万名劳力忙于抽蒜薹。5月3日上午,记者在裴村店乡孟里寨村蒜薹交易市场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客商、蒜农都忙得不可开交。武汉的客商王峰高兴地说:“俺来这里收蒜薹已是第六个年头了,这个地方产的蒜薹是无公害产品,味道正、质量好,而且服务也好,非常关心支持客户。”“由于大蒜面积减少,目前的蒜薹价格每公斤卖3.6元,比去年同期高4倍,今年仅蒜薹一项,每亩能卖500多元哩,蒜农十分乐意。”孟里寨蒜农张培岭高兴地告诉记者。
5月3日下午,记者又来到杞县高阳路口农贸交易市场,前来收购蒜薹的大小货车整齐地排列着,商贩们正忙着不停地交易、称磅、装车。在农贸市场中心,记者与正忙着过磅的屈老板聊了起来,屈老板是郑州中牟县人,名叫屈红,每到这个季节都来杞县收购蒜薹,已有10多年了。问起今年的蒜薹收购价格,屈红连忙说:“现在收的市场价是每公斤3.4元,价格还算可以,比往年都强,今年蒜薹价格好,刚开始早期蒜薹每公斤能卖5.6元,全部销售到河北、山西等地,一大奔马车能赚几百元。现在收购的全部存到冷库,等到反季节再卖,价格更高些。”屈红边说边笑。
一位刚卖过蒜薹的五里河镇张庄村农民李世英,拿着钞票笑着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两亩多大蒜,光蒜薹已卖了700多元,今年蒜薹价格实在太好啦,明年我提前种些早熟蒜,争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今年蒜薹价格高的状况,记者走访了杞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车世堂,他告诉记者,根据专家预测及业内人士分析,结合近两年的行情,今年蒜薹价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大蒜面积明显减少。2008年秋播大蒜面积比上年减少28%左右,全国播种面积900万亩左右。
大蒜及蒜薹减产幅度较大。一是面积减少直接造成减产。二是疏于田间管理,由于对今年大蒜行情仍然存在疑虑,加之今年化肥涨价,一些大蒜产区不仅基肥不足,而且追肥也不到位,用药、浇水也跟不上,势必造成减产。三是主产区前期持续干旱,影响大蒜的壮苗生长。预计,今年大蒜及蒜薹总产量将会比上年减少35%左右。
连续两年冷藏大蒜亏本,连续两年长期储藏蒜薹的收益较高,势必会有一部分保鲜库由贮大蒜头改为贮藏蒜薹,这样就造成今年蒜薹的贮量将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一方面蒜薹总量减少,另一方面存量增加,蒜薹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形成,水涨船高,今年蒜薹价格较高就不足为怪了。(记者 刘永喜 实习生 李文平)
蔬菜价格高 个中因素多
眼下日趋走高的蔬菜价格,成为老百姓议论的话题,记者近日也多次到兰考县蔬菜办和仪封乡胡寨村市场预测组咨���,供求关系、饮食习惯、猪肉价格等因素都促使了蔬菜价格一路上扬。
5月3日一早,兰考县仪封乡胡寨村4个温室大棚摘下来的黄瓜被菜贩抢购一空。“现在温室大棚的黄瓜已开始拔秧,每公斤黄瓜近两元的价格,让咱舍不得拔秧啊!”在一座温室大棚内,菜农张民乐呵呵地整理着黄瓜秧说,“今年蔬菜价格高,无论是普通菜,还是反季节、高品质特优菜,价格都比较高,咱菜农很高兴。”
仪封乡胡寨村市场预测组组长王继伟告诉记者,去年,蔬菜价位高,是受南方雪灾的影响,蔬菜价格一路上涨。今年普通菜价格一路攀升,是受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影响。2006年,菜贱伤农,打击一部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普通菜种植面积减少。受种植面积的影响,这两年,普通菜有了一个高价位。特别是芹菜,每公斤涨到1.5元左右,是历年来最高的。今年蔬菜的高价位,也让该村市场预测组发挥了作用。经过市场预测组的分析,自2000年以来,蔬菜价位每年都在增长。这主要是与消费者的需求有关系,如今,消费者对反季节、高品质特优菜需求量大,这也拉动了蔬菜市场的价格上扬。
兰考县蔬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近年来对农民饲养生猪有很多优惠政策,这两年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不少菜农开始转向养猪,现在市场上生猪价格下跌厉害,蔬菜价格却一路上扬,这里除了有季节性饮食习惯之外,还有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不科学等多种因素影响。最后,兰考县蔬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会随着今后大批时令蔬菜的上市而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