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下降趋势尚未出现逆转 尚需追加新经济刺激计划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3月,我国对外贸易延续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下滑趋势,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减少19.7%和30.9%。其中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同期工业增长显著趋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各月出口来看,3月份的同比下降幅度为17.1%,比1—2月平均水平收缩了4个百分点;同时3月份与上月环比出现大幅度正增长,一些分析据此认为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实际上在2001—2008年期间,3月份的出口形势普遍好于前两个月,尤其是按照环比增长速度计算,1、2月份都是连续的负增长,3月份则转为较大幅度正增长。因此,今年前3个月增长率的变化轨迹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不足以说明出口下降趋势已经得到缓和。

    目前我国出口面临的严重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收缩;二是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三是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整体将出现二战后首次-1%左右的收缩,其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萎缩更是高达-3%到-3.5%。这意味着国际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减少,我国的出口增长会严重受阻。基于1990—2008年经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中国出口相对于世界GDP变化的弹性系数为4.9;即世界GDP每增长(下降)1%,中国出口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将增长(下降)4.9%。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如果世界经济出现-1%左右的负增长,预计2009年中国的出口将下降4.9%左右。如果考虑到贸易伙伴保护主义措施增加和人民币相对于多种货币平均有效汇率上升等因素,出口的下降形势可能更为严重。分月度来看,预计1季度各月下降幅度较大,随后降幅逐步缩小,3、4季度甚至会出现月度同比增长。

    从直观的角度看,出口交货值大约占工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左右,出口下降5%,意味着工业产值少增长(或下降)1.0%;假定其他因素不变,GDP将少增长0.5%,如果加上因出口下降导致其他上下游产业产出收缩因素,这一比例可能增加到0.6—1.0之间。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出口下降将对“保八”带来很大压力,对于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突出。

    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目标,一定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持出口稳定,原因不仅仅在于稳定出口事关稳定经济和稳定就业的大局,而且在于稳定出口就是稳定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和企业的发展空间。为此,今后一是应抓紧落实已经出台的出口促进政策,把出口退税率调上去,把企业的成本降下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基本稳定,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三是做好针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应对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和政府间政策协调,以消除贸易障碍和减少企业损失;四是增加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担保和政策性贸易融资等官方支持手段的资金投入;五是加强区域贸易和货币合作,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和适用范围,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工作。

    由于全球经济同步衰退的深刻影响,稳定外需面临较大的难度和局限性。因此,内需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出口下降带来的需求缺口,这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目标的关键因素。根据GDP与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相对于出口的增长替代系数为0.649。这就是说,在出口下降5%和其他因素不变的假定条件下,如果要弥补出口下降带来的需求不足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至少需要多提升8.4个百分点,即按照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计算,需要多增加1.44万亿元。可见,在抓紧落实各项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为了弥补出口下降带来的需求缺口,仍然有必要追加1万亿到2万亿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