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棉出击非洲棉花市场

4月10日,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天彩科技园宣告成立。该公司将在非洲的马拉维、莫桑比克等国实施棉花产业项目。这也是新疆首个参与中非基金的合作项目。 

  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等投资人共同发起,公司出资总额为3472万美元,注册地址在香港,其中,新疆本土企业??中国彩棉集团占出资比例的33%,为第一大股东。 

  4月10日,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届董事会在天彩科技园举行。据新当选的中非棉业公司董事长、中国彩棉集团董事长赵小林介绍,新成立的公司将有效整合各股东棉花育种、种植、收购、加工、纺纱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在莫桑比克新建轧花厂、纺纱厂,在马拉维新建轧花厂、榨油厂和种子公司,开展棉花育种和良种销售;棉花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棉籽榨油及食用棉籽油的销售;棉副产品的销售,低等级棉花纺纱及销售等业务。 

  中国彩棉集团作为国家、新疆及兵团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棉花品种选育、种植生产、皮棉加工、对外贸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此次“出击”非洲棉花市场,赵小林表示,中非棉业公司的成立可实现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增加纺织设备和相关生产资料出口,有利于彩棉集团技术、人员输出,拓展海外棉花业务,有利于彩棉集团盘活存量,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彩棉集团上市奠定坚实基础。 

  赵小林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纺织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品大量滞销。而马拉维、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耕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但栽培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通过投资非洲棉花产业项目,可将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组合起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以缓解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随着新疆“减棉增果兴牧”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该项目也有利于彩棉集团乃至新疆的植棉、加工技术大规模引入非洲,有助于提高非洲棉花技术水平,带动非洲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链接: 

  中非发展基金: 中非发展基金是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之一,是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开拓非洲市场而设立的专项资金。2007年6月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出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以在非洲开展业务和拟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为桥梁,通过直接投资,推动中、非双方企业间合作目标的实现,促进所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中国政府对非外交、经济政策,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