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解析连锁业症结七大关键词 关键词:电价 【背景】 一直以来商业电价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工业电价,成为连锁企业心中的痛。虽然2008年部分省市的电价实行谷峰逢时电价调整政策,但从根本上并未缓解高额电费给连锁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据个别企业反映,目前企业的电费甚至占到全年毛利的1/5。对于毛利率本身很低的连锁企业来讲,高额的电价成本已使企业不堪重负,电价改革迫在眉睫。 【观点】 汪爱群:连锁业的用电存在基数高、价格高的“两高”问题。目前电费已经成为了企业营运成本中重要的支出部分,成为了连锁企业的一大负担。我们希望国家可以出台相关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商业电价和工业电价能达到“同视化、科学化、人性化”。 连锁企业一般都采用租赁的模式,供电局的收费结算一般是通过物业与企业收纳,供电局一般不向连锁企业出据发票,这就导致了这部分费用的税收企业无法抵消。 郑晓燕:之前我们的商业电价大概是在0.9元/度左右,在2008年7月实行谷峰电价后商业平峰用电降至0.8元/度左右,但谷峰电价却调到了1.2元/度左右,而谷峰的时间定位早7点至晚23点,而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我们的营业时间,这样算下来我们的电价相当于变成了1.05元/度左右,相比原来提高了大约25%,电改后实际企业的成本压力进步加大。 韩玉臣:我们的企业就电价的问题与当地政府取得了较好的沟通,部分门店的电价下降到了与工业电价相同,每年为企业节省一部分开支。但是这仅仅是限于部分门店,企业当时没有申报的门店再次申报的,企业扩张新增的门店均不计入工业用电部分。所以我们的政策有待进步完善。电价措施实施不到位,这也反映了国家行业利益再分配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关键词:资金 【背景】 在今天这个规模时代、资本时代,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这股“鲜血”。由于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在面临着“等米下锅”的尴尬。企业如何来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支撑企业的扩张,这个问题甚至成为了制约部分企业发展的“瓶颈”。 【观点】 韩玉臣:很多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融资来补充自己的资金量,但是没有上市的企业和中小企业靠什么?靠贷款。就目前而言,商业企业想和银行贷款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那只能通过抵押融资、社会融资、地下钱庄借高利贷等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有没有风险先不考虑,但从一定程度上破坏和扰乱了社会金融秩序,这对社会发展很不利。所以我们呼吁,要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金融服务,来保障他们的发展,来保障稳定的金融秩序。 在中央四万亿计划中,我们看到关于对商业的发展和支持比较少,但是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也一定要加强对商业的支持和建设。 何永智:中小企业贷款难,其实贷到款更难。我们的贷款一般都是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只能是一年,到期必须归还,否则企业的信用度将降低。而很多企业的投资在一年之内是无法收回的,这就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十分脆弱,甚至逼死了好多企业。 如果想续贷,企业必须经过银行的各项指标评估,而这种评估多半又没有硬性的指数,这也就间接地滋生了腐败。所以我们建议,银行是否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做一个无条件的适当延缓,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卡费 【背景】 这个问题也是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深圳的部分企业和银行就因刷卡费率过高的问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部分商家还曾一度“罢刷”,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不了了之。今天刷卡费用又一次被提上案头,成为了连锁企业讨论的焦点。 【观点】 郑晓燕:刷卡消费正在成为流行,商场内的刷卡消费的比例也正在逐年增加。刷卡消费的便利性等一些优点我们毋庸置疑,但是高额的刷卡费用成为了连锁企业不得不支付的一笔高额支出。 目前银联对百货类的消费征收1%的手续费,对电器及其他连锁消费收取0.7%的手续费,我们在合肥的一个店,年销售额近1亿元,但这其中45%是刷卡消费,我们仅支付银联的手续费就达到了390万元,这对于今天的微利的连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了。那我们的净利润又会剩多少呢?降低刷卡费势在必行。 王填:我想说明事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数字: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8年对全国连锁业的销售额统计是1.2万亿元,假如刷卡消费占20%,事实上目前的数字应该高于20%,即使这样刷卡的金额达2400亿元,按1%收取手续费,那么银联仅这一项就从连锁企业身上拿走近24亿元。在今天连锁行业利润仅有1.5%的时候,而银行卡却要1%,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件“怪事”。 面对国家行业垄断机构,我们只能不断呼吁,希望政府尽早出台相关的政策,尽早与世界接轨,来改变这种“怪事”,支持和推动连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三农 【背景】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搞活农业经济……中央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保障中国最基层人民利益,作为连锁企业,作为农超对接的重点,如何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再次成为焦点。 【观点】 汪爱群:作为连锁企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解决农民销售的问题,这其中包括采购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等。绿色通道的开辟极大地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难问题,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最受益的当属农民。在销售上我们尽量做到不压价、不抬价,保证市场的合理交易秩序。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农产品的采购上。之前,农民销售农产品都是“对手”的现金交易,没有发票没有单据,而这种销售模式显然不适合连锁企业的采购要求。“农副产品收购凭证”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锁企业产地采购没票据的问题,但在使用中却暴露出现一些问题。首先这种凭证的面额小,同时要求必须是现金交易,这对于连锁企业的规模采购显然行不通。其次,该凭证只能在当地使用,繁琐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 这里反映的不仅是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国家免征农产品流转税,有效发挥流通企业服务“三农”的作用,这才是解决农民卖难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地产 【背景】 商业地产的竞争往往都是寸土寸金,在有限的地产资源中,商业地产的争夺成为了企业进步扩张的根本。而很多的地产开发商恰好抓住了商业企业的这根软肋,高额的租金费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无奈。 【观点】 韩玉臣:近年来,很多的地产开发商在商住一体的地产开发中,为了争夺市场,将普通住房平价销售,将商业地产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利润点,这为众多的连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很多的商业地产的设计极不合理,这就造成了连锁企业在使用前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形成了二次建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中小城市为了拉进外资大商业企业,政府不惜血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商业地产租售,更有甚者将地产免费提供企业使用,这就造成了先天性的竞争不公平,让本土企业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我建议抓紧制定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进行合理、科学的规范,防止盲目建设,降低外资连锁企业的冲击。 关键词:内需 【背景】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了今年中央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从政府到企业把扩大内需都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来抓。发放代金券、大促销、政府启动大型工程项目等等,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观点】 王填:世界性的金融风暴目前还未见底,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但是连锁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该怎么办?扩大内需怎么样做到可持续发展?消费券不能天天发!4万亿元的投资用完了怎么办?目前我国国民的存款达到了20万亿元,为什么不拿出来花?因为他们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有所养”。但是他们现在没有安全感不敢花。 我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福利政策,消除群众心中的顾虑。如果20万亿元居民存款中有4万亿元拿出来进行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将可能比国家投入5倍以上起到的效果还要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根本做起。 关键词:融资 【背景】 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度的发展,当更多的企业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来发展和壮大时,不断的有外国的资本进入到中国的市场中来,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现金,来寻找这个大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帮助他们赚���更多的钱。 【观点】 何永智:就拿重庆小天鹅举例来说,当风投注入资金之前虽然我们有400家门店,但是直营的却只有十几家,当风投注入资金后我们一年内的自营门店达到了60家,这一年我们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小天鹅来讲是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也就是这一年我们同时失去了很多,引入外资后,就被看作国外公司了,不能享受国内餐饮业相同的待遇,还要上缴15%的所得税。 政策上的差异,确实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把发展民族餐饮业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特例来看待,并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民族餐饮,真正走向国际。 (超市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