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采购”致药品更危险?
“药品阳光采购不合理,谁的报价低就选谁,很难保证质量;国内药厂有5000多家,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难免有厂家铤而走险”,省人大代表昨日到广药集团视察时,企业方面大谈保证药品安全的压力。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周可祥说,目前国内药厂有5000多家,而美国只有300多家,药厂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企业利润率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有人铤而走险,“三鹿奶粉事件就是这么出来的”。 周可祥认为,中国有500家药厂就足够了,政府该鼓励制药产业整合,否则这么多药厂,“药监部门累死,也很难杜绝出事故。”
省人大代表郭德勤对此大为赞同,他说,政府应该提高制药行业的门槛。卢光霖代表则表示,为了保证药品质量,药厂原料应该集中采购,否则原料来自四面八方,很难加以控制。
“政府要求药品阳光采购,谁的价格低就拿谁的,这样怎么保障药品安全?”周可祥对这项规定大为不解,“如此采购,让品牌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质量好了就应该在价格上得到体现,做好了得不到回报,那还不如不做,那就没有人会去抓质量。”
代表们认为,以低价原则采购不合理,但一旦让价格高的中了标,难免会落人口实。 对此卢光霖代表以自己的实际经验说,以前地铁公司招标时,也不是只看竞标者的价格,而是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剩下的报价加权平均后作为参考。这样就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