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普洱茶有谱了 12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只有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所产茶叶才叫“普洱茶”。该国标的出台,在目前不景气的市场情况下,无疑给正宗普洱茶的经销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消费者也纷纷表示赞同。 普洱茶炒作时走了弯路 据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介绍,2003年普洱茶进入河南;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是普洱茶在河南的发展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进入普洱茶的销售高峰,这中间有个别茶叶企业的炒作成分;今年普洱茶销售势头开始萎缩。“炒作的时候,普洱茶价格虚高。比方说,2005年当时一块普洱茶饼的价格是100元,到2006年下半年时涨到了250元至300元。”姬霞敏表示,目前普洱茶的销售价格保持了2005年的水平。“当时茶叶界也意识到,普洱茶炒太热肯定是不行的,对普洱茶的发展非常危险,但当时也控制不了市场局势。”河南省茶叶协会办公室主任杨建峰表示,普洱茶被炒作起来的时候,价格虚高,甚至被当成收藏品来对待,使普洱茶成了泡沫。“当普洱茶超越了饮品的用途时,发展就走上了弯路。”郑州纳福茶道总经理李军说。 云南普洱茶不算垄断 据了解,全国目前普洱茶的总量中,云南出产的占八成,剩下的两成则主要在广东、福建、江浙等地。普洱茶国标出台以后,争议随之产生。经销云南普洱茶以外的茶商质疑:“一样的原料和一样的工艺,换个地方生产,就没资格叫‘普洱茶了’?”“普洱熟茶的制作方法本来就是广东发明的,现在却规定只有云南产的才叫普洱茶,这明显就是垄断!”“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普洱茶国标的出台,对规范普洱茶市场健康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能算是行业垄断。”姬霞敏说。 杨建峰也表示,“信阳出产信阳毛尖,如果把信阳生产的茶叫普洱茶,肯定是不行的”。 有了国标,普洱茶商乐了 在经历了阶段性的火爆销售之后,今年,普洱茶市场走入低迷。如今,普洱茶国标的出台,最高兴的当然要数正宗普洱茶的经销商了。“前期普洱茶市场太乱,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很普遍。国标的出台,有助于净化普洱茶市场,使普洱茶能够规范化发展。”郑州云之南普洱茶叶总经理梁慧君表示。“有了国标,普洱茶的概念更加清晰,消费者对普洱茶会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市场不会再乱了。”李军说。 郑州宇清茶行总经理刘宇已经步入普洱茶领域5年多时间了,他认为,普洱茶虽然在河南起步较晚,并且走了弯路,但感觉普洱茶的消费队伍还是在逐渐壮大,普洱茶独有的韵味和功效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市场监管 针对普洱茶国标的出台,记者采访了几位普洱茶消费者。 12月2日,在郑州北茶城,郑州市民李伟说:“有国标是好事,今后的普洱茶市场应该清静了,购买时也让人放心。” 而郑州市民姚占林却还有担忧:“作为一个消费者,很难分清茶叶的真伪。既然云南生产的茶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如果一些不法商贩生产的茶叶在包装上也打成云南产地,让消费者怎么区分?” 梁慧君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今后,希望质检部门能够加大对茶叶市场的检查力度,使普洱茶得以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李军也呼吁:“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不法茶商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使国标真正得以贯彻落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