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发布:白电企业盈利能力继续坚挺
截止本周一,家电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基本披露完毕。总体而言,家电企业的业绩仍保持着增长的态势,特别是白电企业表现突出,其中空调企业当中,格力以55.66%的利润增长幅度独占鳌头,洗衣机方面,合肥三洋虽然销量一般,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也达到123.78%。
相比白电企业,夏新、厦华等彩电厂家的业绩则不容乐观,其中厦华继续延续了亏损的态势,前三季度共亏损3.29亿,其中报告期内亏损0.9亿元。
一张报表
财务报表也被看成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晴雨表”。自10月下旬开始,各大上市家电公司开始纷纷披露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奥运因素的刺激,平板电视在第三季度销量大旺,不少彩电厂家也从中获得实惠,其中,康佳彩电表现突出,根据深康佳A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深康佳A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总收入达34.06亿元,其中净利润达1.11亿元,同比增长了695.42%。TCL多媒体前三季共销售电视机1112.1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91.05亿港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7.6%。
对比彩电厂商,今年空调厂商的日子却并不好过,除了凉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明年3月份即将实施的能效准入门槛也给空调厂商带来不小压力,仅在2008冷冻年,就有18家空调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空调厂家也大多是艰难维生。
不过对于空调行业的“一哥”而言,格力第三季度取得业绩却不容小觑,除了营业总收入的增长幅度达8.56%外,第三季度格力也是净赚4.5亿元,同比增长55.66%。格力表示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美的电器虽然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下滑24.35%,但前三季仍然净赚2.62亿元。
洗衣机方面,除了海尔等独霸一方外,合资品牌合肥三洋的业绩也是明显改善,虽然销量不多,但是利润却颇为可观,根据财报显示,合肥三洋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约1994万,同比增长了123.78%。
两种状态
面对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普遍走弱,家电股被拦腰斩价的现实已逐渐为家电企业所接受,营业总收入增长放缓也成了家常便饭。总体而言,第三季度财报反映了家电上司公司两种状态,一是环境不好,争取盈利;二是亏损加剧,面临退市。
白电巨头美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7-9月份,美的营业总收入为92.57亿元,同比增幅为11.32%,在净利润方面,美的第三季度净赚3.8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即便如此,美的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增长仍达17.57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带着*ST帽的夏新和厦华两家企业,在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在未来三个月内扭亏为盈,这两家上市家电公司将面临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暂停上市处理。
从近日*ST夏新和*ST厦华两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夏新电子第三季度继续亏损6906万元,虽然亏损的速度有所放缓,但并不能改变前三季度累计亏损4.8亿元的事实。此外,厦华电子的业绩也不容乐观,其第三季度净亏损达9058万元,今年1~9月份累计亏损3.29亿元。这意味着两家上市公司向退市又靠近了一步。
针对业绩的持续下滑,厦华方面坦言由于国内外彩电市场竞争激烈,售价不断下跌及上游LCD屏大幅波动等因素导致第三季度亏损额继续加大,公司年初制定的78亿元计划销售收入任务预计无法完成,主营业务年底扭亏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大难题
时至今日,家电企业进入“寒冬”已为业界所普遍接受,主要面临着产品核心技术缺失、销量不旺以及价格阻碍三大难题。对于彩电厂家来说,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视的销量逐年上升,各厂家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电视的外型到内置,TCL、康佳、海信、长虹等国产彩电大亨无一不想争夺平板销售的高地。
然而,从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国产平板电视的销量增长却大多是以牺牲价格为代价,核心技术的缺失往往成为国产彩电厂家的一大软肋。康佳集团营运管理总监孙文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目前平板电视70%的核心技术还牢牢掌握在外资平板厂家的手中,国内的厂商最多只能在30%的组件中尽可能削低成本。
相比彩电厂家,空调企业的困境则是更上一层,明年的能效大限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当然,并不是空调厂家没有能力生产出能效等级在2级以上的空调,而是沉重的库存压力使得空调厂家们很难腾出更多资金来进行生产线改造和再生产。
“明年无疑会有更多的空调厂家惨遭淘汰,空调品牌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向记者断言。
好在今年的洗衣机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总体而言,滚筒洗衣机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高,来自合肥三洋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份,其滚筒洗衣机的销售额达1.14亿,同比增幅达337.76%。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高端洗衣机产品越来越受青睐,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滚筒洗衣机也逐渐进入新的销售旺季,但是想要在销量上超越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必须扫清价格的阻碍。
四条出路
出口环境受挫,经济增长放缓,消费热情锐减,剩下的三个月不仅是季节上的冬天,也是家电厂家们的“寒冬”。那么,如何从“寒冬”中杀出一条生存发展的道路?
首先,不管是彩电厂家、空调企业,还是洗衣机生产商,特殊发展阶段应该有特殊应对策略,目前,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是应对不确定外部因素的一大砝码。家电企业如果现在仍是盲目扩产,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结果已可想而知。
细化到诸如夏新、厦华等企业,面对着退市的压力,资产重组或已成为拯救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而对于TCL、康佳等成长放缓型企业,则应该把握时机,努力寻找市场上新的增长点。
就空调企业而言,方向选择也非常明显,面对明年3月份的能效大限,要么“金盆洗手”让出市场;要么遵守“游戏规则”,顶住压力将空调能效做上去。毕竟得先拿出产品,才有机会打下市场。
此外,接下来的一个季度是各大洗衣机厂家的必争之时,虽然目前波轮洗衣机仍是市场的主导,但是不可否认,滚筒洗衣机的市场份额正在急剧提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滚筒洗衣机零售份额已经超过1/3。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未来两年内,洗衣机市场仍将保持着15%-17%的增长幅度,而这就需要洗衣机生产企业根据变化做好市场的细分工作,包括对人群的细分,产品的细分,甚至是服务方式的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