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活菌数量成乳饮新国标争论焦点

    正在修订的乳酸饮料国家标准,因业界对"乳酸活菌数量"的较大分歧,陷入僵持状态。

    国内企业要求降低标准国外企业希望提高标准广东食品学会理事长曾庆孝教授透露,乳酸菌饮料新国标目前还在征集意见阶段。"在乳酸菌活菌浓度项目上,学界从卫生营养角度考虑较多,与企业产生较大分歧。"虽然该指标的国际标准是≥1×107cfu/mL,但国内相当部分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努力建议新国标进入门槛更低些。

    而全球第二大鲜乳制品集团日本养乐多则希望中国提高乳酸饮料的标准。由于益力多菌的存活量达到1×108 cfu/mL,如果出台更严格的乳酸菌饮料新国标,将有利于其扫清行业内较小规模的竞争对手。

    "活菌是最基本的问题。按今后的标准,产品出厂时和保质期内,活菌存活量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曾庆孝称。

    据了解,目前涉及我国乳酸菌标准的规定性文件有两个,即QB1554《乳酸菌饮料》和GB16321《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两项标准对乳酸菌活菌数量的规定是,出厂3天内产品乳酸菌含量必须高于1×106CFU/ml,而在销售时,有活菌检出即可。

    国标偏低引发企业恶性价格战每年以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已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展开拼杀。

    一场声势浩大的"菌种战"正猛烈地冲击着我国乳业市场。各种各样的真假益生菌,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真假难辨。更有行业专家直言,由于国家标准中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低下,市场显得很不成熟。越来越多的小型乳品企业也进来蚕食市场,使得行业浮夸风盛行。

    有业内人士说,企业对现行国家标准偏低持有异议,认为低标准将导致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会让大量的投机企业涌入,从而导致恶性的价格战,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打击名优企业。

    鉴于行业标准偏低,为了避开市场的恶性竞争,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某些企业已经转向"自救"。据悉,一些高端品牌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门槛较高的保健食品认证。

    益生菌科普知识有待加强宣传虽然益生菌概念在国内已流行多年,但消费者对它的认识尚很肤浅。益生菌作为食品使用时,仍有不少消费者把乳酸菌等同于益生菌,不清楚不同益生菌之间的差异和活菌数的意义。

    曾庆孝坦言,目前在国内,由于很多消费者缺乏关于益生菌的基本常识,而来自学术界和科技界的信息与消费者仍有一段距离,消费者多数从产品供应商那里获得信息。

    据了解,一些乳酸菌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借用它们在国外推广的经验,对国内市场进行启蒙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