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商家大规模降价出货 厂家急于回笼资金

 上周的一场秋雨让不少北京人体会到了入秋以来的第一股“寒气”。而在京城的各大商场,厚重的冬装也开始取代秋装,逐渐占据服装市场的主流位置。目前,各大商场、服装专卖店等,正纷纷打出“换季商品特卖风暴”、“季末清货”、“换季酬宾”之类的广告语,借秋冬服装换季之机大打促销牌。“全场1-6折”、“满100减55”、“1件8折、两件6折”……大力度促销盛况空前,几乎遍及京城各个角落。有商业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是厂商为吐货回笼资金而被迫推出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厂商对全球经济不景气造成消费能力下降的担忧。

  秋装尾货促销“折”声一片

  “十一”黄金周销售高峰刚刚过去,经过两周的短暂休整,京城商家就借秋冬服装换季之机,再次掀起促销狂潮。近日,记者在北京街头看到,无论是服装专卖店还是各大商场,也无论是否真的与秋装挂钩,绝大多数都已经开始打折销售。

  上周末,记者在西单商圈看到,中友百货推出了“周末购物节——满100减55”大型促销活动。对面的君太百货不甘示弱,也推出了“魅力精灵保暖节”,促销力度同样是“满100减55”。而旁边西单商场的促销力度同样不小,其“温暖购物季”的口号是“满200减100”。无论真正能够达到商家所称促销力度的品牌到底有多少,惊人的宣传噱头,加上周末阳光灿烂的好天气,还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购物。单从架设在几家商场之间的两座过街天桥上那密密麻麻的人流,就可以大致看出商场里的火爆景象。由于车位难寻,这里的交通一度出现拥堵。

  其实不仅西单,京城的很多商家都借换季开展了力度不小的促销。如华联商厦阜成门店的“满100减55”,庄胜崇光百货的“满100减50”,SOLANA蓝色港湾美瑞时尚的“满198减80”,位于新街口的新华百货推出“秋装3折起”,蓝岛大厦的男装则“满100减30”,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满200减60”,甚至原本就以打折著称的上品折扣五棵松店也不甘寂寞,推出了“全场折上再折”促销活动。而在动物园、五道口等服装专业市场,“劲减”、“全场5折起”或“换季全甩”等宣传广告更是随处可见。

  担心经济前景厂商欲提前套现

  普通的换季打折,为何演变为大规模降价促销?某服饰品专柜负责人表示,“很多商品其实还在当季,完全可以正价卖货,我们打折也是被逼的!”据他透露,厂家见新货正价卖不动,还有大批当季新货压在仓库,而设计生产下一季货品的资金链面临断档危机。为了回笼资金,厂家不得不在季中就开始做季末打折促销,以期以低价刺激消费,尽快吐货套现。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荆林波认为,这是今年CPI上涨高压下的一种表现。据分析,今年CPI指数一直居高不下,粮价油价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消费者消费支出结构发生变化,用于购买衣服和娱乐的支出比例下降。商家为了刺激消费、避免经济不稳定带来的风险,纷纷使出打折招数,正是受CPI上涨高压下蝴蝶效应所致。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王茹芹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市场背景下,商家厂家也意识到经济不景气造成的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下降。因此,此时商家厂家联手搞促销,对激活零售市场、增加零售市场的资金回流有一定积极意义。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陈进则认为,今年的北京奥运会让全民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赛场,商业消费相对受到冷落。如今的大规模打折促销,仍然是对奥运期间压抑的消费能量的进一步释放。

  促销应走出单一打折误区

  事实上,面对满目皆是的“3-7折”、“全场5折”、“秋装4折起”、“满100减50”等促销宣传,消费者的表现已经是日趋冷静。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打折促销的确可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但最终是否购买,关键不是看商家打了多少折扣,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以及价格是否真的很实惠。

  对厂商而言,“一折就灵”的促销方式正在渐渐失去其魅力。在中友百货,记者遇到了在某公司担任秘书工作的刘小姐。她告诉记者,以前看到“大减价”就会冲动得买上一大堆,以为捡了大便宜。可后来发现,很多衣服由于款式不好等原因,一年根本穿不了几回,算起来,每次的穿衣成本比购买那些经常可以穿的贵衣服还要高。“现在我买衣服,不会光看是否打折,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像刘小姐这样的消费者如今已经越来越多。

  面对日趋成熟的消费者,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洪涛教授认为,商业促销应该走出单一打折、满减等手段的误区,从找准品牌的市场定位入手,牢牢抓住目标顾客群做好服务。“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如果得不到真正的实惠,他们是不会轻易买单的。”洪涛认为,“单从打折来说,中低档商品打折可能会带来顾客,而对于世界级一线货品来说,打折则可能自贬身价,造成定位混乱,甚至损害顾客缘”。因此,与其跟消费者玩先虚标高价再超低折扣的价格游戏,不如定个合理的价位,多在产品定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工夫,让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