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贸出口同比增二成 皮革有所下降
“没想到这次退税如此及时迅速,这不,200万元又到账了”,今天下午,青岛益佳经贸实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王雪春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退税信息齐全后,因为资金紧张等原因,还需等待半年到一年,现在不到4个月就拿到了退税,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
青岛作为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今年以来,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叠加聚合,出口企业整体效益下滑。13个重点出口行业中,农产品、服装、集装箱、鞋类、家具、轮胎、钢材、汽车零件、皮革等9个行业出口增幅同比有不同程度下降,全市重点联系出口企业利润率降至不到1.3%,140家抽样调查出口企业,72家亏损。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9月25日,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企业融资、出口退税、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科技兴贸、品牌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进口等9个方面、19条内容对出口企业进行专项扶持。其中,积极推动更多商业银行办理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业务,缓解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根据全市退税计划安排,统筹好出口退税和地方财力的关系,加快退税进度等都是实质性举措。
另外,青岛还鼓励企业开辟国际市场,对年出口额1500万美元以下的出口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会,补贴30%的参展费用。出口额1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借助第三方贸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也可以获得50%的补助。另外,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改项目,实施期间的贷款利息可以补贴80%。创出口名牌的企业,还可获得10万元奖励等措施的力度都超过以往。“19条”的出台,受到国家商务部肯定。
“让‘19条’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就是纸上谈兵”,青岛市为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了32家单位参加的促进外贸发展协调机制,市政府派员逐条督查政策落实。为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青岛市32家中外银行共为全市189家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授信额度33亿元。人民银行、国税局、外经贸局三部门会同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业务,今年也为200多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5亿多元。
“从10月6日到10月15日,10个工作日里,国家和地方联动、多部门携手,青岛市就给外贸企业退税17亿元,这个退税强度创了纪录。”青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孙恒勤告诉记者,截至昨天,青岛市向国家争取的180亿元的退税指标也已全部落实。在今年增支减收因素多、财政压力大的情况下,青岛市各级财政还配套拿出9.7亿元的“真金白银”,其中,市南区就拿出9000万元,用于落实外贸出口企业退税指标,把地方承担的出口退税份额不折不扣及时拿给企业。另外,从11月1日开始,国家再次提高部分企业的出口退税率,青岛3600余家企业将受惠。
同时,青岛市还支持企业开展出口产品创新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商品,力促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今年以来,全市又有19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据介绍,1-9月份,青岛市属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396.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出口236.26亿美元,进口160.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