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食药监警示市民谨慎购药 不可轻信广告导购

 截至今年8月底,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6311药品质量举报受理中心共受理举报投诉240起,其中涉及药品质量154起,医疗器械17起,保健食品33起,药品广告36起。根据对举报投诉热点的核查分析,银川市药监局向市民提出了购药警示。


  网上购药须谨慎

  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成为一种时尚。一些糖尿病、痛风、皮肤病等患者,因久治不愈或有难言之隐,想在网上寻找根治良药。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在一些没有获得资格的网站上,假冒甚至编造知名研究所、医院的名义,以承诺疗效、货到付款为诱饵,以物流配送为掩护,开展销售假药非法活动。还有的在药盒上印有“国药准字”号,甚至打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制”字样。银川市药监局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从综合性门户网站链接的销售“药品”网站以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可以销售“药品”的网站上购买药品,应事先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网上购药安全警示”栏目,到获得零售药品资格证书的7家网站购买。

  要分清药品和非药品

  消费者走进零售药店,在“非药品区”货架上会发现不少批准文号是“食”字号、“健”字号、“消”字号和“妆”字号的产品,这些产品分别是食品、保健品、消毒品和化妆品,均非药品,不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功效。消费者在自行选购药品过程中一定要“四看”:一看是否有“国药准字”,确认自己购买的是药品;二看适应症,了解所购药品的治疗范围是否适合自己的病情;三看药品的有效期,看购买的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四看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可通过外包装上的电话或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

  不能轻信广告和导购员诱导

  国家法律规定:药品广告宣传的内容必须与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内容一致。现在一些药店及其导购人员,为了提高营业额,想方设法向顾客推销药品。银川市药监局提醒市民:选购非处方药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切不可轻信广告和药店导购宣传,购药一定要索要销售凭据,万一出现问题,可以凭票交涉或者投诉9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