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呈现纺锤形消费结构

汽车消费领域,近半消费者将预购车型的价位定格在5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

    汽车市场呈现纺锤形消费结构

    为深入了解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购车者提供购车参考,让汽车厂商认识消费者的购车趋向,国内知名数据咨询公司日前进行了一次汽车消费调研。调查显示,从预购车辆价格排列来看,两头尖、中间大的纺锤形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低于5万元和高于30万元的购车者占据10%,近半消费者将预购车型的价位定格在5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

    市场需求促成纺锤形消费结构

    如今开口就要买10万元左右车型的人很多,这个价位的车选择也很多。这个价格区间也是国产车的天下,合资车和自主品牌车型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相互交叉,错位竞争。在这个价位,可以买到飞度、POLO、马自达2、雅力士这样高端的小型车,也能买到自主品牌的中级车,例如最主流的是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车型。

    调查发现,两头尖、中间大的纺锤形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低于5万元和高于30万元的购车者占据10%,近半消费者将预购车型的价位定格在5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这个区间内5万-10万元和10万-15万元级轿车又各占一半。这两个价格段是目前车市中多数车型的定价区间,也是车市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其中,合资产品在增加低价位车型,雪佛兰、雨燕等车型已经进入了五六万元区间,自主品牌新产品除了竭力巩固自己在低端市场的阵地之外,也在往上延伸,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华晨骏捷、吉利远景、比亚迪F6、江淮宾悦、奇瑞A3等都在努力抢夺10万元级轿车市场。

    10万-20万元车型是换购增购选择

    进一步分析发现,10万-20万元及中级轿车是已有轿车车主换购、增购最主要的选择,车主中有45.83%的人表示自己将会购买价位在10万-20万元的轿车,还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将会选择30万元以上的轿车。

    已有轿车车主对车要求更高,所以,国产车特别是自主品牌要想在更高端的市场取得优势,还需要在产品品质和品牌上下更多功夫。另外,有39.01%的初次购车消费者选择10万-20万元价位的轿车。调查还发现,超过三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打算购买的排量是1.6L。

    5万元以下车型受关注度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5万元以下的入门车型受关注度较低,只有11.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购买5万元以下的家庭轿车,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是初次购车车主。

    近年来,很多车企把产品瞄向了主流市场,而忽略了这个市场空间,导致这一价格段车型少,甚至达到屈指可数的地步,仅有路宝、奔奔、QQ、SPARK、北斗星等几款车型。一些小型车的下压,如雨燕、雪佛兰乐骋等低价车型的推出,也抢占了它们的市场空间。如今,长城精灵和比亚迪F0、吉利熊猫等新一代微型车的推出,可能会让这个市场得到更多新鲜血液。随着油价的上升和新车型的推出,5万元以下入门车型市场有望提升。

    纺锤形的另外一头,主要被换购和增购客户占领,意向购买超过30万元级别的车型大概占有10%的领地,在这里国产车和进口车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