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区域化是购物中心未来之路

8月30日和9月3日,益田假日广场和京基百纳广场相继开业。这两个购物中心的加盟,让深圳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达到11个。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深圳的购物中心发展在全国已属领先水平,但也存在业态雷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区域化是深圳购物中心未来之路。
   
      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城市
   
       在2002年之前的深圳,和超市是零售商业的主体,但从2002年的中信城市广场开始,深圳开始飞奔进入购物中心时代。到现在深圳已有购物中心11 个。包括中信城市广场、金光华广场、华润万象城、五洲风情MALL、中心城、COCOPARK、海岸城、花园城中心、保利文化广场以及新开业的益田假日广场和京基百纳广场。仅这11个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就已经超过140万平方米,总体投资超过100亿元。除了花园城中心和京基百纳广场比较确定为区域性购物中心外,其余的购物中心,其设想的辐射范围基本面对多个区域。
   
      事实上,深圳的购物中心从一穷二白到现在11个左右,只经历了8年时间。现在,就深圳这座城市来说,它所拥有的购物中心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都已经在国内占据前列。“以往都是我们到北京上海或者国外去考察购物中心,现在是内地的商业专家来向我们学习,证明我们的努力已经得到认可。”在前不久举行的一个商业论坛上,有深圳的商业开发人士表示。中国购物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主任郭增利也表示:“深圳的购物中心借鉴了香港购物中心的发展,硬伤很少,整体水平比国内其他的城市要高。”
   
      目前深圳的购物中心大多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其中保利文化广场还兼具文化消费的功能。此外,这些购物中心大多定位中高端消费群体,在业态分布上比较雷同,具有特别品牌和差异化的商业不多。
   
      近年还有8个项目入市
   
       尽管深圳的购物中心发展迅速,可是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做商业开发的开发商。“我们在拿地的时候没有想太多,但是设计时候才发现我们的地块很不适合做商业。”南山海岸地产董事朱力为对于海岸城的建成感概太多,称“做出来太不容易”,而做出来之后又头疼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深圳,和朱力为有着同样困惑的商业开发商并不少,商业规划太过密集、商业业态同质化太厉害、投资回报不成正比、竞争逐渐恶性化、经营人才缺乏等等都已经成为商业开发商不能绕开的问题。
   
      据记者调查,除了现有的11个购物中心外,近几年,深圳还会有中心区的IAmall、金地岗厦项目;南山茂业商业中心、华润大冲村改造项目、南油购物公园;罗湖喜荟城、宝安中心区的大型mall以及招华曦城里面的城堡式商业中心等8个项目进入市场。
   
       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钟德尧就认为,深圳的购物中心目前没有饱和,几年后也不会饱和。但德思勤商业中心副总田添就认为,深圳家庭消费一般会锁定1-3个购物中心,购物中心会越来越区域化,辐射全城的购物中心将会只剩下一两个,所以大体量的区域型购物中心将严重饱和,有的就会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