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超大型奥特莱斯(Outlets)需进行本土化及创新
奥特莱斯(Outlets)是一种零售业态,这几年被引入我国,商务部在2004年10月重新颁布零售业态时,把这种业态命名为厂家直销中心(Factory Outlets Center)。这种业态最早诞生于美国,英文Outlet原意为:出路、出口,Outlets 则为其复数形式,现在国内被称为品牌折扣中心或厂家直销中心,主要指过季、下架、断码名牌商品的零售商店组合体。在欧美国家,Outlets业态的销售量已远远超过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及Shopping Mall。知名品牌和折扣低价构成了奥特莱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二大要素。
目前,我国很多奥特莱斯开发经营存在着二个误区。
一是过度强调世界名牌这一要素,认为奥特莱斯就是经营世界品牌,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新的业态进入我国后,都会通过一定量的本土优化,包括经营方式、商品结构、商品组合选择等等。比如家乐福,其商品采购来源基本为国内供应商,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世界其他地方,也就是说,其商品组合的选择进行了本地化;又如,有些国际大型超市进入中国后,也响应市场增设了商品入场费、赞助费等费用,有的甚至作为主要的盈利点,这就是经营方式的本土化。其实,奥特莱斯进入我国后,经营者也应该对其进行本土化。
二是过度强调工厂直销,认为奥特莱斯就是工厂滞销品的出口,没有工厂直接设点,奥特莱斯就没有吸引力。其实,了解工厂产品的销售渠道,我们就可以知道,其销售渠道也是有多种的,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有些地区更有一些区域的代理商,工厂总部结合自身的企业情况、成本核算和产品特点而制定了多渠道的销售方案。因此,过度强调工厂直销也是一种误解,特别是对一些在国内设有总代理商的世界名牌产品更不可能做到工厂直销。
富智商业顾问认为,开发奥特莱斯应对国外奥特莱斯进行本地化和创新,具体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是将名牌的范围扩展至国内外的名牌产品,不要局限于世界名牌。想一想,世界名牌哪有那么多的滞销品啊?可国内的名牌产品却是够多的,我们常常可以在大商场看到一些知名的国内品牌打折低价销售。国内的名牌产品多了,其滞销品也相对多一些,将奥特莱斯的名牌范围扩大,为国内大量名牌产品的滞销品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也可以丰富场内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从而增加人气和提高销售力。
二是将租客面由工厂为主扩展至以工厂、区域代理商和大类专业零售商相结合,增加进场的租客。由于多渠道销售的原因,一个名牌产品的销售中往往同时存在工厂、区域代理商和大类专业零售商,三者各有侧重点,各有吸引消费者的特点,同时让他们进场可以使更多的名牌产品引入项目,提高项目的经营稳定性。
三是开发商应注意奥特莱斯选址问题,奥特莱斯一般处于城市区域的边缘,停车方便,租金便宜。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靠近旅游景点的地方,借其人气提升场内商品的销售力。香港东荟城名店仓就是经营非常成功的奥特莱斯业态,其地处位置偏僻的东涌,是香港首个名牌折扣商场,场内汇集逾40个国际品牌, 包含adidas、 Bally、Calvin Klein Underwear、Columbia、Kingkow、Le Saunda、Moiselle、 Pearly Gates、Polo Ralph Lauren、Samsonite、Timberland及 Vivienne Tam等世界名牌,全年提供三至七折优惠。东荟城名店仓还设有水疗中心、多家餐馆、电影院,场外设露天茶座和音乐喷泉,为购物空间添上悠闲雅趣。东荟城名店仓邻近昂坪360,往来迪士尼乐园及香港国际机场也很便捷,景点为其带来了非常多的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