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皮革产业升级
自从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出后,奶粉业的潜规则也逐渐显现出来。“三鹿不过是挤破了中国奶粉业内的脓包”——几天前三鹿员工的话,不幸一语成谶;三鹿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终于砸向了所有的国产奶粉企业!如今三鹿奶粉事件越演越烈,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结果显示,蒙牛、伊利、光明、圣元等22家婴幼儿奶粉都含有三聚氰胺。令我们庆幸的是在检查的109家奶粉企业中有87家未含有三聚氰胺。
三鹿奶粉事件中涉嫌犯罪的正定县耿氏兄弟,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事实很清楚,耿氏兄弟往鲜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就是为了赚钱,不顾消费者的健康。
有经销商表示,从8月初起,三鹿集团就已开始秘密召回部分奶粉,但并未就此事公之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既然发现了问题,为何不立即宣布召回?三鹿的这一招错棋忽视了企业本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必然使企业面临信任危机、市场危机、品牌危机。
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不掺杂,不使假,不违章,不留隐患,就是你的社会责任。在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不允许的。耿氏兄弟在奶源中加入三聚氰胺不能成为三鹿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身为知名企业,在考虑自己的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对公众的影响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在109家专项检查的企业中有87家企业未检出三聚氰胺,这说明三鹿等企业不是不能检验和发现真假蛋白质含量,而是没有承担起严格检验的责任,放任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进入了市场。
这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质量,只有产品质量达标,没有安全隐患,才能立足于行业。三鹿奶粉事件必然会促使国内奶制品业重新洗牌,不合格小企业会最先关门走人,而大企业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因此,说穿了,会加速奶制品业的汰弱留强,促使产业升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条定律同样适用于皮革行业。
欧盟REACH法规的颁布,在我国皮革行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法规主要涉及皮革化学品、皮革和皮革制品,涵盖了在欧盟制造、进口或投入市场的全部化学物质,既包括化学物质本身、配制品中的物质,也包括物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范围很广。REACH法规的技术壁垒使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革制品、化学品等等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它所倡导的安全、健康、环保,则是注重产品质量体现,可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更放心地使用这些商品。制革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了,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得到了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便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便能适应经济发展,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列。皮革行业要切实做到安全、健康、环保,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
皮革企业要想转型升级成功,必然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皮革企业奋斗的目标,低成本高利润、以数量求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皮革企业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新的服务、新的经营和新的企业文化去迎接挑战,必须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到以消费者利益为根本。近年来,一些皮革企业选择与高研院校合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皮革制品,产品畅销市场。
这可以给众多皮革企业一些启示,利用高研院校的科研优势来进行研发,无疑解决了企业研究创新方面一大难题。产品质量上去了,必然会占领广大的市场,市场效应会带动品牌效应,建立品牌整体形象。有高技术含量的品牌又可以带动市场,从而形成皮革企业的品牌战略,真正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无形中企业的消费人群也就慢慢扩大了,皮革企业可以真正实现利润和社会影响力双赢的目标。
在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中环保要先行。因为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这是世界大势所趋。谁提前采取绿色战略,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同样的,皮革行业也不例外。如果不立即调整产业结构,如果不实施跨越式绿色发展,而任由污染愈演愈烈,我国必将付出天文数字的代价。皮革业此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绿色发展是中国皮革企业最为迫切的选择。
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在制革生产中,由于原料皮的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由于制革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脱脂剂、加脂剂和表面活性剂,污水通过常规的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活性污泥会随着泡沫跑掉。
可见,污水治理工作是制约制革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企业要坚持“植根发展沃土打造生态皮革”理念,力争形成企业初级治理、园区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治理的三级治理体系。这其中园区专业化治理不容低估,制革工业园区化可以使环境保护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由工业园区统一提供公用设施,由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总厂集中有偿处理各厂的排放污水和各种固体废弃物。能使制革厂不必为高昂的污水处理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背上沉重的包袱,避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重复建设,有效的节约了制革厂的生产成本,使制革厂能将本应投入污水处理的资金和资源集中使用于产品开发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排放质量。另外,有效地催生了品牌效应,有利于提高对外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制革厂的相对集中能产生雪球效应,能加速培育市场,吸引和带动皮革化工企业、皮革机械行业和革制品企业的加入,形成配套成龙的最佳企业组合,优化制革业的产业结构。使环保优势成为企业的一张王牌。把环保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科学规划、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名牌战略的现代产业集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皮革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越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越能体会到产业调整升级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就算没有REACH法规技术壁垒的影响,皮革企业较早升级成功,其高科技产品质量和升级的产业结构必然会成为日后竞争的有力资本,在皮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技术和产品质量走在同行业的前端,才能在皮革行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管什么时候企业都要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断进行创新,为消费者负责,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负责。消费者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