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汽车“班干部”引发的争议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汽车行业这个大班级也会定期开展班干部选举,结合第六届以及往日几届的选举结果,汽车班干部名单大体如下:

汽车“班干部”

汽车“班干部”一览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班级其它成员:吉利、力帆、比亚迪、长城、万象、丰田、本田、日产、三菱、五十铃、大发、铃木、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大众、宝马、奔驰、PSA、菲亚特……

    当然,中国汽车产业还是个小学生,即便外资品牌在中国也仅初出茅庐,或许让老师很操心,以至学生自娱自乐的班干部选举也得被关心。暂且不论是否多余,但就班干部制度本身而言,引发的争论也不少。

    在中国,干部等于官员,而我们的官员总脱不了或多或少的官僚气息。如班干部制度也在汽车班级盛行,难免让人担忧吉利等还是小朋友的汽车企业也沾上官僚气息。依附诠释,而忽视责任;能力小小,而心态老成。

    有人把罪归结到学校,认为正是学校只把小干部当老师助手的制度安排,使得一汽、上汽等小干部“只为老师而生,只为学校而忙”,如红旗先前只服务领导。这一班干部制度不仅忽视了自己本应当代表的普通小朋友的利益需求,如汽车班级里的吉利、比亚迪等普通小朋友的市场诉求,往往能力得到书记、班长等有利支持。而且更是制约了班干部自身能力的提升,虽然代工数量,作为书记的一汽、班长的上汽都名列前茅,但自主品牌上,都是乏善可陈。

    于是有人认为,干脆取消汽车班干部制度,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治理。因为班干部制度也就是一场游戏而已,或许小朋友自发组织与参与的过程中,能形成了一套更好的自我管理模式。相信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会更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真正有实力的小朋友会更好的突异而出。

    并指出如老师始终凌驾于汽车班级的选举之上,那选举产生的结果就没多少效力,也就是说,老师的过多干涉,会影响汽车班级里小学生的发展。另外认为学校更不应当把班干部制度纳入自己管理体制,否则会在汽车班级里人为制造对立,恶化与阻碍班干部与非班干部之间的关系与交流。

    看来问题的结症并不在汽车班级里的“小学生”,而在围绕汽车班级旋转的老师与学校领导等“大人们”。总之,想教好小学生,先请大人们教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