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将进厦门 中型超市纷纷变身调整
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润发,开业后将成为我市体量最大的卖场。市场人士指出,这个巨无霸对零售市场所产生的冲击,将超过其他大型超市。记者近日发现,我市各家超市纷纷因此做出调整。
金中华转攻“平价鞋”连锁卖场
厦门金中华百货刘总日前透露,将大规模复制“金中华鞋城”,并将下一个扩张区域锁定在福州。在主攻鞋市场之前,金中华是我市一家“土生土长”的综合性百货商场。2000年金中华在江头开出第三家分店不久,随着沃尔玛入厦开业,金中华营业额一下子下降了三分之二,管理层甚至一度萌生了退市念头。不只是金中华,当时厦门本土零售商店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冲击,曾经的本土商业旗帜闽客隆一蹶不振,最终退市。
金中华顽强坚持3年后,在江头开出第一家金中华鞋城。这家营业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鞋城,是当时我市第一家专业鞋类商场。如今,金中华正忙着和梦特娇、安踏、鳄鱼等知名品牌合作,把十来家连锁店全部改头换面,变成清一色的“金中华鞋城”,并把门店首次开进了思明南路老市区。
“不是我们不想做服装、家电生意,只是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只好另辟蹊径。”金中华刘总表示,精品百货做不过来雅、天虹,家电有国美、苏宁,超市有沃尔玛、好又多,但国内还没有人做过“鞋卖场”,可以一试。据介绍,转型后的金中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平价鞋”专业连锁卖场。
金中华刘总认为,厦门有200多万人口,只要每人平均一年买3双鞋子,一年就有600多万双鞋子的市场容量。目前厦门鞋类主要通过“专卖店、百货店、社区店”三大渠道销售,成规模的综合性鞋类超市几乎是空白。金中华十来家连锁店的总营业面积有上万平方米,但其租金平均只有每平方米20元至50元,而相比之下,中山商圈一带的鞋店,租金每平方米高达300元至2000余元。而且,金中华采取的是买断货品、自行定价的经营模式,运作相对独立,这样成本更低。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国内品牌鞋子纷纷兴起“品牌直营连锁”,金中华鞋城是否能取得成功,还有待市场检验。
新华都发力生鲜超市
另一家本土超市新华都此前在我市拥有大卖场、超市、社区店等业态。该公司近期在生鲜超市领域悄然发力,今年将在南湖公园附近和圣地亚哥等地再开3家超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流通环节减少了,新华都在生鲜价格上的优势已有体现,比如莴笋,菜市场每500克卖3.5元,在生鲜超市就只卖1.8元。在有关部门的生鲜超市战略中,对运营场所给出了相当大的优惠,1平方米月租也就10多元,但市场价却往往要四五十元。正是有这样的优惠和政策上的扶持,目前拥有东渡、美湖两个农改超项目且运营不错的新华都,表达了扩张的欲望。市场人士还指出,生鲜食品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如果是摊贩自己摆摊,一看到自己的蔬菜干了,枝叶烂了,往往会及时处理,而生鲜超市干湿分离、生熟分离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这方面,已经经营多年的新华都经验十分丰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第一批生鲜超市完成改造的基础上,第二批20多家农贸市场改造为生鲜超市的工作已经开始,新的跑马圈地即将启动。
倍顺面积变小省租金
不少消费者最近发现,倍顺一些新开门店或重装门店,面积都不大。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企业在严格控制成本,并尝试走便利店路线。
上世纪末,倍顺登陆厦门,面对的竞争环境相当宽松,对手主要是闽客隆。在客户群体上,倍顺瞄准的是厦门的中高端消费者,这使之与闽客隆的“仓储式”大众消费对象错落开来。但是,随着租金的增长,经营者意识到,大的营业面积意味着高租金,缩小营业面积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市场人士分析说,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倍顺力争营业面积变小营业额起伏不大,从而把租金成本降下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不少倍顺门店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下。市场人士指出,倍顺以往走“社区超市”路线,销售的商品种类一般在5000种左右。而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商品一般只有1500~2000种,但却是日常生活必需甚至是急需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