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皮革工业生产和进出口平稳增长
在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皮革行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克服原材料涨价、生皮和半成品革出口退税取消、生皮加工贸易取消和皮革服装市场不景气,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贸易摩擦多样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006年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生产和进出口仍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2006年我国皮革工业生产和进出口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持续增长,效益仍低于轻工平均水平
2006年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皮革、毛皮及制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32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20%;销售利润率4.39%,与上年基本持平,比轻工行业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产销率97.7%,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其中轻革产量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9%;皮鞋30.8亿双,同比增长14%;皮包、袋5.5亿多只,同比增长6%;皮革服装6,581万件,同比增长3%。毛皮服装208万件,同比下降21%。
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出口392亿美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上年减少11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进口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进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06年我国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出口增长明显放缓,进口增长加快,进口额增长幅度高于出口额增长幅度。
2006年我国鞋类出口平均单价继续提高,为2.75美元,比上年提高0.08美元,特别是皮面皮鞋平均出口单价达6.3美元,比上年提高0.38美元。
2006年我国鞋类进口平均单价20.25美元,比上年减少0.04美元,其中皮面皮鞋平均出口单价26.05美元,比上年下降0.88美元。
虽然我国鞋类出口平均单价不断提高,平均进口单价下滑,但进口单价仍高于出口单价的4-7倍。
毛皮出口大幅度下降,进口略有增长
2006年我国生毛皮、毛皮及制品出口11.9亿美元,同比下降54%;进口5.1亿美元,同比增长3%。
综上所述,2006年皮革工业生产和进出口仍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在我国全面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新形势下,保持出口继续增长的难度已越来越大。我们应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前提下,通过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引导企业重视环保、劳动用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实现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的跨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