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液晶市场创新低 等离子现曙光
根据《报告》的总结,2008年上半年平板电视品牌竞争呈现较为复杂的局面,重点品类竞争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品牌集中度提高是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品牌竞争的共同特点;液晶电视进口品牌在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有率方面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国产品牌在价格战中不仅一二级城市失手,三四级城市的明显优势也受到强力冲击;等离子电视屏幕的小型化不仅提高了整体销售量,也给了国产品牌市场机会,依靠在32寸等离子电视的销售优势,国产品牌重点城市销售量占有率首次突破50%,并形成一个由5-7个品牌组成的国产品牌集团。
整体品牌:集中度再度提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重点城市平板电视排行前10位品牌集中度呈继续提高态势。液晶电视销售量、销售额品牌集中度分别比2007年上半年提高13.34和12.60个百分点,集中度显著提高,但由于平均价格降低原因,液晶电视销售额品牌集中度相对低于销售量品牌集中度。
对于等离子电视而言,尽管2007年上半年排行前10名品牌销售量品牌集中度水平明显高于液晶电视,达到97.38%,但是由于产品规格和品牌结构的较大变化,整体等离子销售量、销售额集中度依然有所提高,根据监测数据,2008年上半年等离子电视TOP10品牌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有率已经达到99.68%和99.60%,分别比2007年上半年提高2.30和1.6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量品牌集中度为历年最高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分析,重点城市平板电视品牌集中度再度提高至少可能预示两个结果:
一是由于市场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特征,品牌集中度的提高预示着品牌淘汰的开始,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平板电视的品牌竞争态势和竞争手段与2004-2006年国内空调市场竞争有类似的地方,只是制约竞争的因素不尽相同。
二是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对中国家电产品十数年零售市场变化规律的总结,不排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引起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之后,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内,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在主导品牌产品和经销渠道的相互呼应和引导下,出现短时间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现象,根据经验,经销渠道大规模的促销宣传和组织工作将成为较为明显的信号。
液晶电视品牌:进口长足进步国产创新低
《报告》对液晶电视品牌竞争的基本态势作了分析。在液晶电视排行前10名品牌各种指标的半年度对比中,进口品牌集合在销售量和销售额指标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与去年同期相比,经过上半年激烈的价格竞争,进入销售量前10名的进口品牌销售量、销售额占有率分别提高24.71和22.73个百分点;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系品牌销售量、销售额占有率分别提高6.79和6.51个百分点;以SONY、夏普为代表的日系品牌销售量、销售额占有率分别提高16.79和17.86个百分点,在2008年上半年重点城市液晶电视销售量整体排行上,三星、SONY、夏普分别以13.25%、12.33%和10.45%名列前三甲,仅三个进口品牌占国内重点城市液晶电视销售量比例已经达到36.03%,比去年同期高出14.3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