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因素影响 家电业正在困境中寻出路
家电业在承受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同时,市场增长速度也有所降低,唯一销售火爆的平板电视利润率却低得可怜。2008年,家电业将如何走出困境?
●销量增长不乐观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冰箱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放缓。1-5月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冰箱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增长了10.11%和16.16%。而2007年我国冰箱市场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增长幅度为12.8%和21%。
1-5月,我国空调产量累计达4658万台,同比增长14.1%,而2007年1-5月我国空调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了19.67%,换句话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空调产量增长明显放缓。零售量数据也符合这一趋势,1-5月我国空调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10%,同比增长率比去年少了20%。由于从2005年起,铜、铝、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此外,国家将从明年3月起强制提高空调的能效标准,门槛有可能从原先的5级提高到2级,虽然此事尚无最终定论,但即使能效标准只提高到3级,目前市场上的4级、5级能效产品也大约占了整个市场的80%,换言之,大约有超过八成的空调产品将不得上市销售。
彩电市场也不容乐观,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市场总监彭煜介绍,上半年的液晶电视市场上,国外品牌零售量份额达到了53.32%,本土品牌的零售量份额为46.68%。零售额的差距更为明显,国外品牌占到63.19%,本土品牌仅为36.81%。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中制造业的压力最大。另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压力:第一是外资品牌调整了价格竞争策略,对本土品牌形成压力;第二是市场竞争的压力;第三是来自渠道方面的压力,国美、苏宁等渠道商也有自己的竞争压力,渠道商的竞争压力导致制造企业面临更大压力。
●企业全方位突围
面对压力,家电制造企业多途经着手应对,深入开拓市场,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穆刚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都加强了对农村市场销售网点的整合,积极推进农村市场,进行快速渗透。调查公司GfK(中国)行业分析与专项研究部总监叶平告诉记者:“三、四级市场是本土品牌的新机遇,对价格敏感的这一部分消费者来说,本土品牌更具亲和力。”GfK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平板电视在三、四市场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同比增长200%左右。
在开拓农村市场的同时,海外市场也成为了企业拓展的对象。目前,创维、海信、康佳、TCL、长虹等国内一线彩电企业正在做两件事:一是针对全球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二是在海外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到一定阶段,再研讨是否投资海外工厂。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的统计显示,TCL旗下RCA品牌CRT电视占据了北美市场46%的份额。同时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销量达11万台,同比增长14倍。
降低成本也是各企业的重点,创维海外发展公司总裁匡宇斌表示,创维在南美、非洲、越南、俄罗斯均有合作工厂,创维的技术输出和管理增值弥补了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散件业务也减少了其他负面影响。
格兰仕空调副总经理吕海军表示,格兰仕今年的生产规模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0%,规模效应也摊销了生产成本的增长。另外,今年格兰仕还通过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调整等方式来转移制造成本压力,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面,格兰仕加强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特别是和宝钢、三菱电机、金龙铜管等核心供应商签订了战略联盟。战略联盟要求联盟成员之间不光要有品质保障,还在价格、数量、优先供应次续等方面做出了要求。
●涨价成两难选择
成本上涨,终端产品价格自然也面临着上涨的压力。一些外资品牌开始提价,但本土品牌迟迟没有大的动作。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透露,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家电产品出口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普遍有10%左右的升幅,而这很可能是国内市场家电产品价格上涨的信号。
浙江慈溪市是家电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今年这里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慈溪市经济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科长许百远还为记者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最近一个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的企业老总对他说,现在市场压力太大,每个月要亏损30万元到40万元。但即使是亏损,也得坚持下去,如果停产,熟练工人都没了,技术人员流失,一旦银行和供应商债主追上来,企业马上就会倒掉。所以,有的订单明知道会亏一些,他还是要接,不敢轻易提价或是停产。
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刘步尘认为,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上涨,使企业的涨价意愿越来越强烈,但家电涨价的难度很大。企业提价不仅要观察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还要与家电连锁渠道达成一致。但后者并不愿意提高产品价格,于是,企业为了消化成本的上涨,就只有通过推广新品的方式“隐性”提价。
北京国美总经理阎小兵则认为,与西门子等高端品牌相比,并非所有品牌和产品都有涨价的勇气和资本。“毕竟西门子的定位是中高端人群,价格因素对这类消费者而言不是敏感因素。”彩电品牌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和消费者对空调类产品的价格高度敏感等等,都让这些产品不敢轻言涨价。
面对当前的局面,康佳、创维、TCL、海信科龙、格兰仕、华帝等企业对中国家电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仍表示出自信和乐观。穆刚指出:“我们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当然,打持久战之前我们要先活下来。”志高空调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胡正富表示,今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原材料的价格已经有所回落。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起来的家电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