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成都写字楼 大陆集团移情别恋属巧合?

   此前大陆集团传出消息,2008年被集团定位为“写字楼年”,集团两个分别位于人民南路和锦江区成仁路旁的写字楼项目将在年内全面启动,写字楼开发规模将超过15万平方米。而在开发完成大陆·紫云金沙后,仅推出规模不大的纯住宅项目锦江华庭2期。业内人士因此猜测大陆集团即将展开战略调整,大陆将放弃传统住宅产业。日前,大陆集团董事长杨大陆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做出澄清,公司目前的重心转移仅仅是巧合,对成都楼市仍然信心十足,写字楼、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考虑持有旨在对自身资产状况进行优化,大陆集团将坚持推出具有特色、更加精致、性价比更好的不动产物业,企业也将坚持个性化、差异化竞争。

  “移情别恋”纯属巧合

  放弃住宅开发而增加非住宅物业投资比例,业内传出大陆集团“移情别恋”并非空穴来风。大陆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已经被集团定位为“写字楼年”,两大写字楼项目都将在今年动工。但杨大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团近两年的住宅开发确实将进入低谷,今年只有一个锦江华庭2期住宅项目,但这恰好是集团事先的投资安排,这与当前楼市环境并无关系,业内所谓的“移情别恋”其实纯属巧合。

  两个写字楼项目的位置都非常理想,人民南路省体育馆对面的大陆国际将被大陆集团打造成为成都顶级的超甲写字楼之一。“我们现在不敢对外宣传大陆国际将如何现代和高档,至少它将超越很多甲级写字楼的现有水平。”杨大陆对城南写字楼项目显得很有信心,另外他还透露位于成仁路三环路附近的另一写字楼项目大陆·启航港将定位为总部经济。另外,在新川大校区旁与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合作投资兴建的大陆·光电逸港项目,将在奥运会开幕当天揭幕亮相,今明两年大陆集团的很多兴奋点看似都与住宅开发无关。

  不贪大求全但求老百姓喜爱

  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杨大陆无数次的提到“企业不一定要贪大求全,但一定要老百姓喜爱”,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对于自己企业的定位,杨大陆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企业要体贴百姓所需,开发出来的住宅、写字楼、商铺等性价比要高,要够精致,要有自己的产品特色,这样大陆集团也才能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品牌。杨大陆的想法似乎很简单,他就是希望这样一心一意地做服务,简简单单地搞企业。

  “成都本土地产企业不可能和很多境外企业或国有上市公司拼资金,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讲求差异化竞争,真正为客户造好产品、做好服务,这才能赢得口碑。”杨大陆的想法很实在。业内也有人透露,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大陆集团的很多经历在业内都成为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大陆集团在锦江华庭项目上率先使用节能环保产品,而为了提倡居住舒适度,在金沙片区即将准时交房的紫云金沙项目开发中不规划一平方米的商铺。

  “2003年锦江华庭开发的时候,我们在购房合同中约定的是塑钢门窗,但交房的时候安装的是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该项目是成都市率先在住宅项目上选用此种工艺和材料的,玻璃使用了双层中空玻璃,而且墙体也做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保温,仅门窗每个平方米就增加了200元,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我们赢得了客户的称赞和尊敬。”回想起多年来的房地产开发经历,每一个细节都令杨大陆欣慰。“即将准时交房的紫云金沙项目恐怕是成都少有的一个三面临街但却没有一平方米商铺的纯住宅楼盘,仅此规划就损失超过千万元利润,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优化资产调整状态

  尽管杨大陆认为缩小住宅开发量增加写字楼投入不是企业有意识的战略转型,但他却承认增加非住宅开发并增大自身物业持有量是“改善企业的资产质量,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接下来开发的两个写字楼项目不会全部销售,我们自己会持有一部分,同时商业也不会考虑出售。”杨大陆表示,目前企业的商业地产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现金流,外界猜测这都为后续的资本运作留有余地。

  地震发生后,大陆集团不仅第一时间向灾区进行了捐助和救援,同时集团还派出了几十人次的技术专家小组,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灾区危房检查。杨大陆认为地震对于成都仅仅是心理上的影响,成都不是灾区,成都应该是抗震救灾的大后方,成都本身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而且我们的城市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因此我们看好成都房地产市场,楼市出现的调整行情也仅仅是短时间的。

  大陆集团也在尝试用新思维做地产。除了写字楼、工业园区以外,大陆集团在新津与当地政府合作策划一个占地几千亩的“水城新津”城乡统筹项目。“我现在就有一种满足感,不是说我规模做得多大,最主要是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竞争力。”杨大陆认为,成都本土企业应该找到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应该找到自身优势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