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外贸出口:逆势增长说明了什么?
对于曾经辉煌的中国外贸企业来说,2008年春夏是不折不扣的“冬天”。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加上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批中小出口企业倒闭。
但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通过转型有效化解了外贸风险,出口逆势增长,“风景这边独好”。
转型不是梦想:“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密集”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信贷紧缩、原材料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我国持续多年高速运行的出口“马车”减速,贸易顺差出现负增长,外贸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同比下降9.6%,净减少131亿美元,其中6月份外贸出口增长从5月份的28.1%,骤降至17.6%,当月贸易顺差同比大幅下降20.6%,净减少55.4亿美元。传统出口大省广东、江苏、浙江上半年出口增速分别同比回落13.7个、4.1个、2.4个百分点。
舜天集团原副总裁、江苏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白金良表示,今年出口环境既有“外压”,又有“内挤”,堪称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企业就像坐‘过山车’,一路充满风险,而开‘过山车’的电钮却不在自己手中!”
记者在长三角地区采访中发现,尽管时势艰难,一些地区、企业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出口逆势增长,在一片萧瑟中呈现枝青叶翠。
比如上海,今年上半年实现出口804.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4.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同期全市出口总额的41.8%而同期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出口同比下降0.6%,占出口比重仅为2.3%。
记者从江苏省外经贸厅了解到,光伏产品已成为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上半年出口29.7亿美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31%。无锡是江苏光伏产业的龙头,被评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全省出口的42.7%。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汪明认为,今年出口形势复杂多变,但是多年的高增长的积累,不少外贸企业具备了“病痛修复能力”。经过此轮优胜劣汰,中国出口将会更加健康、积极、稳定地发展。
调整关键:自主品牌、高新技术、虚拟贸易
“今年出口形势,就像船过三峡,激流险滩,水中还有无数暗礁。”一位出口企业负责人对记者感叹,“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能激发企业潜力,成功应对就能收获‘高峡出平湖’的动人景致。”
案例一:自主研发,以“快”制胜,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度出口。江阴云蝠集团今年1至7月出口1000多万批次、出口额7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
该集团董事长郭健对记者说,尽管今年工资、能源价格上涨逾10%,利息支出增加约8%,人民币升值近7%,但企业仍能保持5%至6%的利润率,最关键的秘诀,一是自有品牌出口超过50%,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因而高出同类产品10%;二是掌握自己的物流配送,缩短中间环节,不仅使交货时间比竞争对手缩短近三分之一,更得以直接给零售商供货,原本要分给批发代理商的5%至10%的利润,可以放到自己口袋里。
案例二:网上交易,降低成本。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下降了10%,在出口规模不减的情况下,利润下滑48%。旗下6家贸易型分公司业绩全部下滑,有两家陷入亏损;11家生产企业有5家亏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黎艳莉说,在欧美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积极开拓澳大利亚、南美、俄罗斯、乌克兰等新兴市场,并加大了新型染色技术、蛋白丝等技术研发。另外,公司还另辟蹊径,开拓阿里巴巴网上交易,3个月发布了900多张样品图片,得到2000多个订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案例三:变“小”外贸为“大”外贸,延伸外贸产业链。上海市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今年1至7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一成多,全年进出口总额有望在去年9.1亿美元基础上净增1亿美元,销售利润率进一步增长。
总经理刘寿培介绍说,利用分布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客商资源,上海五矿不断推进企业战略转型,逐步实现实物贸易与虚拟贸易结合、商品贸易与金融期货贸易结合、外贸与内贸结合,公司逐步变为融出口、进口、金融、期货、对冲等贸易形式于一体的大外贸企业。利用某些金属产品在国内外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上的差价,上海五矿分时分段对不同品种开展出口、进口或套期保值等操作,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新趋势:“两高一资”产品受限,大企业出口增长快
记者采访中发现,我国出口呈现“两升两降”:一是大企业出口快速增长而中小企业出口明显下降;二是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政策调控的资源类产品出口迅速下滑,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出口额同比增速仅为3.4%和14.2%,塑料制品出口同比下降1%,而同期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5.7%、22.5%,其中液晶显示板、船舶、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增幅分别达到43%、61.6%和101.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我国出口结构越来越多元化,出口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议价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中国出口业的基础已经十分雄厚,可以有效抵御单个市场经济下滑风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过去依赖廉价的资源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的高速出口是难以为继的。去年7月开始的出口退税调整,将553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降低,这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目前我国出口增速下降主要体现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缓,而机电产品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以其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命脉所在。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中国外贸企业要尽力向利润率高的产业链两头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行业话语权,一样能在传统产业里做出“朝阳企业”。
云蝠集团专注于生产羊毛衫,随着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已经逐渐向“发包商”转型,画出一条优美的“微笑曲线”:该企业在无锡江阴的总部专注于设计研发、打样和产品控制,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则迁移到成本更低的河南、贵阳等地;它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各有2个分公司,雇佣当地的研发、营销人员,由美国设计师不断推出符合当地消费心理的新款式,并以自有品牌“SHERFFER”销售。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在当前‘滞胀+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环境中,那些调整较快、内在提升较好的企业,就能存活下来并收获更大的市场。中国腹地广阔,出口产业基础较好,应该借此契机主动调整,打造全新的‘中国制造’品牌,包括产品品牌、技术品牌和服务品牌。我相信中国外贸会因此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