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日暮西山的家电巨头
根据年报,长虹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30.46亿元,同比增长21.99%,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4%;2007年每股盈利0.18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0.04元,包括政府补贴,应付福利费冲回等;另外公司除实业投资之外的投资收益约2.4亿元,占公司税前利润约55%;此外公司实施更谨慎的应收帐款减值政策,提高坏帐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形成2007年减值损失较大,约1.9亿元。综合以上因素,公司2007年主业经营性收益约2.1亿元(税后),按总股本18.98亿,每股盈利为0.11元。
经营情况
过往一年,公司销售增长22%,主要体现在冰箱和手机,分别增加76%、56%。但公司最重要彩电业务仅增长14%,低于行业增速。
随着白电产品、IT产品快于彩电发展,公司收入构成发生变化,尽管仍然以彩电为主,但占比下降,从2006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47%,多元化特征强化。其他业务中,AV业务大幅萎缩。未来公司仍然会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特别是冰箱业务,通过整合美菱冰箱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规模优势没有充分体现,销售收入增加,费用率仅略有减少,销售费用率从2006年的10.0%减少到2007年的9.9%。管理费用率从2006年的3.8%下降到2007年的3.7%,高于同业一个百分点。
业绩预期
2008年是公司业绩提升和竞争优势巩固的关键一年。
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影响最大的是PDP和OELD项目,OELD代表下一代显示技术,但由于成本和产业化等原因,短期内很难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PDP屏工厂2008年底方可量产,预计2009年下半年后方可对业绩有贡献。
预计2008年商业住宅销售20万平米,2009年实现40~60万平米的销售,公司持有长虹置业77.14%股权,房地产业务2008年预计贡献利润0.08~0.12元。
公司业务过于多元化,在分散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投资回报水平。期待公司能真正集中资源做强3C融合和多媒体信息主业。
风险分析
公司持有中国联通788万股,年报前并没有出售,2008年至今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账面亏损4000万左右。
公司存在23.6亿元无形资产,既要看到其中13.7亿商标权等“软资产”有不实之嫌,也要看到公司存在原值为9.4亿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大幅增值。
公司长期投资项目中,不乏像华意压缩(九千多万)、长城证券(五千万)、合肥市商业银行等远高于账面价值的资产。
公司2007年拟分期投资6亿美元进军等离子上游,该项目预计2008年第三季度投产,但是该项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是否能及时投产?毕竟技术需要积累完善。
(2)良品率多高?和同尺寸液晶相比,成品的综合成本是否具有优势。(3)生产出来是否能够为市场所接受?毕竟业界普遍认为,液晶才真正代表平板主流趋势。
公司业务战线长,没有足够清晰的战略、长期规划。另外,公司已经在绵阳、成都等地从事房地产开发,但总的规模,项目进展披露不充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