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招工难”现象日趋加剧
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透露,今年来温州市“招工难”现象日趋加剧。记者昨天从该部门以及市职业介绍指导中心了解到,日趋加剧的“招工难”现象,主要表现在温州市鞋服、五金、制笔、打火机、眼镜等传统行业,尤为突出的是打火机、眼镜等行业。
近年来,温州市劳动力市场低端劳动力供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据市职业介绍指导中心统计,2005-2007年,入场求职的人数分别为268488人、239238人和172170人,分别下降10.9%、28.03%。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8%。温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源地已从原来较近的江西、安徽、湖北等省份,变为更远的贵州、甘肃等省。
而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析,“招工难”现象日趋加剧的原因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部分企业用工环境较差;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对员工的长期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群分析,如今,温州部分企业员工工资待遇与内地差不多,而消费水平又相对比内地高,温州原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削弱。
针对企业“招工难”,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中心今年来已先后两次组织企业到外地集体招工,并在河南、贵州等地建立了16个劳动力输出基地。
组织企业外出招工只是一种渠道,要解决“招工难”,企业就要善待外来员工,更多地给外来员工人文关怀,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中心王瓯翔如是说。
徐群也建议,在目前温州市“招工难”现象日趋加剧的状况下,从企业层面上说,就要不断改善用工环境,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待遇,同时还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企业用工环境改善了,劳动技能提高了,才能“拴心留人”。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已向温州市委、市政府建议,要重视塑造温州用工品牌,提高温州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温州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和馨行动”,研究解决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新措施,尤其是解决他们的居住、子女教育等问题,给他们更多的物质保障和人文关怀。
另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介绍,温州市规模以上股份民营企业,由于其劳动用工比较规范,基本上不存在缺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