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造势 广州百货奥运营销的最后冲刺

  
(在奥运这个特殊的节日,商家大玩奥运文化牌。)

  经过了长时间的宣传,消费者对奥运主题营销已渐出现了审美疲劳,如何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活动才是新一轮奥运主题营销的关键。
  
  经过了长时间的宣传,消费者对奥运主题营销已渐出现了审美疲劳,如何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活动才是新一轮奥运主题营销的关键。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广州的购物中心奥运营销似乎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

  为了做好今年奥运文化营销策划,忙了近半年的新大新公司业务部经理任剑华终于可以松了口气,因为他的第一阶段奥运主题营销已经接近尾声。随着奥运会开幕式临近,羊城百货像新大新这样的主题营销活动不下20个,众商家纷纷借奥运为营销造势,大打“奥运文化+商品促销”牌。

  以“文化”为营销造势

  日前,许多市民惊奇地发现,在新大新北京路总店门口,一夜之间出现了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而这就是新大新策划半年之久的“金穗满堂·喝彩中国”活动。任剑华解释道,稻田迎奥运是系列活动的强势第一阶段,而在第二、三阶段还将推出中国红的传统剪纸、“奥运,全民动起来”、“中国金牌总数有奖竞猜”等一系列活。

  我们巡城发现,为拉近北京奥运与广州市民之间的距离,奥运主题的营销活动在羊城大小商场比比皆是。此前,正佳广场举办了“奥运火炬巡展”和“奥运知识馆”;天河城的大型奥运场景展、与Adidas合办“2008,一起跑”活动;中华广场的奥运创意时尚节和奥运独家照片展;光明广场的北京奥运十城巡展、广州友谊的奥运金牌有奖竞猜活动、广百新一城的“2008年奥运结婚嘉年华”、新光百货的奥运嘉年华、奥运主题“刮刮乐”、天娱广场的首届“天娱杯”羽毛球擂主赛、摩登百货的“喜迎奥运送福娃”和“迷你奥运会”等等。

  “凡节必促销,无节也造节”是商家吸引顾客的理念,与往年节庆营销一味打折、返券、促销等不同的是,在奥运这个特殊的节日,商家大玩文化牌,不仅将奥运文化、中国文化、广东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许多商场已把每个角落布置得充满运动竞技气氛,以“文化”为营销造势。

  
  (以中国文化布置商场是奥运营销的一大特色。)

  奥运打破淡季“魔咒”

  往年7、8月是羊城百货销售淡季,多数商家只在这个时段对夏装进行打折清仓。然而,今年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各商家纷纷摩拳擦掌,其营销活动丰富度和促销力度超过同期的任何一年。一些商家表示,今年奥运会将带动高清电视、数码产品、运动服饰、运动用品等商品的热销。

  在各种促销诱惑下,外资公司职员黄小姐在这个夏天却有自己的算盘,她本来准备奥运会之前几天才为新居添置液晶电视和空调,因为越临近奥运会,商家打折力度肯定越大。但为了避开安装高峰,她还是决定提前把电视空调买回家。“夏天买空调、电视的人多而且集中,有时需要等好多天才能安装上,临近奥运会这种现象肯定更加严重,所以提前半个月把空调买回家。”像黄小姐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一些商场统计,今年七月份高清电视、数码产品、电脑等电器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至4成。

  “除些之外,奥运会还带动了全民运动热情。”广州友谊商店运营部江国源表示,奥运会期间将带动运动服饰、运动用品的热销,甚至一些休闲食品、饮料等也会搭上“奥运顺风车”,这类商品销售预计将会有30%以上增长。而某专业体育战略策划机构的一份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将达62亿美元,2009年将达72亿美元,中国的这块体育大蛋糕成为世界运动品牌巨头争先分食。有业内预计,今年八月,各大百货、购物中心销售额将有较大增长,打破8月百货淡季的“魔咒”。

  借奥运提升品牌服务

  “奥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展示商业形象的时机”,江国源认为,利用奥运契机,商家提升了“一站式购物”、无障碍购物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事实上,各商家不仅在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品牌整合上也费不少力气。前段时间,天河城百货完成对男装区重新装修的品牌调整;王府井百货完成了女装的品牌调整;而新一城、新光百货也在奥运会开幕前期,引进了不少时尚品牌;一些超市从8月份起的备货量也比往常明显增加。

  奥运带来的巨大人流形成的营销机遇,不仅要面对“黑头发黑眼睛”,还有“黄头发蓝眼睛”。为了方便奥运期间来穗的国外游客消费,广州友谊、广百百货、天河城等众多商场对服务人员进行了英语、手语、奥运等知识的培训。一些购物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奥运商场服务队,并对商场内的无障碍设施、卫生间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奥运会更多是检验羊城百货商场服务水平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