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规模大量增加 京城百货销售增幅放缓

  北京地区大量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开业的同时,不少商场面临销售趋淡的考验。记者昨日了解到,京城部分商场近期销售增幅出现下滑,有关专家表示,其主要是受通胀等因素的影响。

  昨日,香港新世界百货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David Lin表示,新世界百货4-6月的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5月份仅增长14%,而1-3月份增幅达27%,近期销售明显放缓。
 
  David Lin称,预计第三季度业绩将回升,但很难达到1-3月份的水平,下半年成本上升等还可能会影响销售业绩。

  记者昨日走访了双安商场、庄胜崇光百货等多家大型百货商场,不少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销售没有年初时那么好了。今年6月份,当代商城总裁金玉华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五六月份商场的销售普遍不太好,商业出现趋淡的现象。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也告诉记者,近期,除了新光天地等部分商场持续的高增长外,许多商场的销售同比持平,甚至出现下降,整体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去年。随着众多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开业,北京商业整体规模大量增加,但单店的销售却出现一定下滑,而且一些新开的商场如百盛东四环店、新街口天美时尚名店,其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北京商场的整体促销活动力度较去年也有所缩减,如新世界商场几个月都未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庄胜崇光百货今年的店庆放弃了通宵营业的促销手段,销售额受到一定影响。

  范艳茹表示,百货商场销售增幅放缓主要受通胀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外地来京游客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场的销售,外地消费者来京购物是北京许多大型商场的重要销售收入来源。

  有关专家认为,物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记者在多家中高档商场看到,众多品牌的女夏装价格都在700元左右,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了解,近期,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百货销售增幅也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及众多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大规模投入,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北京百货业将逐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