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实体书店是不是一种失策?
“尽管多年来我们在管理和财务上做了大量的投入,遗憾的是连锁书店目前的财务状况无法令人满意,也缺乏必要的规模效应,因此无法长期、持续地发展。”贝塔斯曼提供的一份媒体声明中这样写到,“此外,中国市场网络图书销售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也让我们看到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目前的业务状况无法适应这些变化,从而促使我们做出了终止业务这一最终决定。”据悉,贝塔斯曼在2003年底收购北京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股份以来,成本不断上升,早在2006年就因为入不敷出关掉了北京14家门店中的10家。但是记者了解到,隶属于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8家上海贝塔斯曼连锁店与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无关,将照常经营。
记者电话采访了贝塔斯曼中国总部执行董事于乐明。他说:“关闭全国36家连锁门店,只是整个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一个分支的正常业务调整,不会影响到贝塔斯曼全国书友会、网上书店以及集团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营。”北京贝塔斯曼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惨遭“封杀”,为何上海的8家连锁书店却没遭此厄运呢?面对这个问题,于乐明告诉记者,那是因为两者在运营模式上有所不同。“北京主要以门店经营为主,而上海的8家连锁书店属于书友会旗下,还包括网上呼叫中心、邮购业务等其他业务,会员连锁店只占了其中一部分。”但是记者问到上海8家连锁店的经营情况如何时,于乐明却没有回答。
然而,业务调整并不能否认贝塔斯曼连锁门店的运作失败。北京贝塔斯曼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直至今年6月宣布关门不过7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业务亏损以致退出市场呢?
记者采访到了原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黄育海。作为深入了解此领域的资深人士,他告诉记者,贝塔斯曼在中国开展实体书店是一种失策。原来贝塔斯曼在海外的业务多为书友会以及网上书店,从图书销售来说无店面,这是与实体连锁店完全不同的,所以,门店业务与其书友会、网上书店是冲突、矛盾的,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实体书店的生存环境,在法国,由于其浓郁的读书氛围,贝塔斯曼也开设实体书店,数量达到500多家,覆盖了整个法国全境,而区区36家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门店怎可能覆盖到中国全境呢?黄育海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书价一般是国外书价的1/4,而门店租金则与国外大中城市差不多,成本更高,赢利更薄,所以贝塔斯曼在中国开设实体书店对其业务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从贝塔斯曼跳槽,黄育海如今是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的董事长。而值得一提的是,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在创办时借鉴了贝塔斯曼的书友会概念,同为竞争企业的情况如何呢?黄育海告诉记者,他在创办九久之初的确学习了贝塔斯曼的运作经验,但是扬长避短,更多的是将书友会以及网店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门店的投资。
黄育海的最后一句话让记者联想起了其他实体书店,从今年2月香港青文书屋的“罗志华事件”,到3月左岸书店的结业,到如今贝塔斯曼宣布36家实体书店关门,短短数月,实体书店一家又一家倒闭,令人不禁有许多感慨。一位网友更直截了当地表示:“我可以在网上买到更便宜的书,为何还要去书店买贵书呢?”黄育海则沉重地指出,如今整个出版行业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图书价格低,网络书店的冲击,导致许多实体书店的经营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