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下课” 自然制冷成市场新宠
在保护臭氧层和减缓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下,“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已逐渐走向“下课”边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制冷展”主题研讨会上,记者发现,一种取自天然的“自然制冷技术”正在成为市场“新宠”。
许多人认识“氟利昂”是从家用冰箱开始,它被科学家称为“含氟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氢氯氟烃(HCFCs)与氢氟碳化物(HFCs),前者是臭名昭著的“臭氧层杀手”,后者则是加速全球变暖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含氟温室气体具有比二氧化碳高几千倍的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已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若不加以淘汰,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8.6%,其“贡献”相当于2004年全世界轿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两种含氟温室气体之间,《蒙特利尔议定书》选择了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态度:在对氢氯氟烃下“逮捕令”的同时,允许氢氟碳化物作为临时替代物质。此举虽然保护了臭氧层,却加速了全球变暖。
为此,有必要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替代物质。专家表示,以二氧化碳、氨、水和空气为代表的自然制冷剂,可谓两全的选择。据悉,自然制冷技术已在欧洲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全球有超过2亿台运用自然制冷技术的“绿色冰柜”问世。
“自然制冷剂非常适合在中国推广,企业不用花费太多就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如竹教授在会上表示,除了环保意义,自然制冷剂的价格与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相当,甚至更便宜。目前,与之匹配的节能技术也已应运而生。
据了解,目前中国四大冰柜生产基地中的三个已部分使用自然制冷技术,中国出售的家用冰柜中有35%属于“绿色冰柜”。然而,大多数制冷设备公司,尤其是商用冰柜生产厂商,仍严重依赖传统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我国将于2013年对氢氯氟烃彻底冻结。如何科学地选择替代物,已成为中国制冷业发展亟须思考的问题。对此,绿色和平组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主任范丽萍等在会上呼吁,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大力推广自然制冷技术,这样可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冷业逾越污染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直接迈向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