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跨越酒界 踏上多元扩张之路
2010年稻花香集团主副业分布 稻花香奇迹
如果要用奇迹来形容稻花香的发展之路,一点也不为过。
1981年秋天,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青龙村农民蔡宏柱,正弓着腰在田里栽油菜。村党支部书记王仪权找他说:“现在时兴办企业,我们村什么企业也没有。你好歹读了点书,村里商量决定,由你领头为青龙村办个企业。”
蔡宏柱说:“办个什么企业?”
他这么一问,倒把王书记问住了。
王书记想了一会说:“等我们开会研究一下,再告诉你。”
1981年11月30日,青龙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办一个酱油厂。理由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炒菜离不开酱油。
就这样,一个以“三个人,三口缸,三千元贷款”起家的酱油作坊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到去年,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收入25亿元、拥有19家成员企业、品牌价值达13亿的现代化白酒企业集团。
计划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打造百亿大企,带动10万农民致富”的目标。
共享销售渠道,重组“活力28”
“活力28,沙市日化”,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盛极而衰后即将活力再现。
1月20日,在“稻花香模式”研讨会上,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透露,稻花香已完成了对“活力28”企业重组,租赁期限30年,包括“活力28”品牌。目前已投入近1000万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维修改造,并顺利投产,“活力28”洗衣粉、洗涤液将于2月底重新面市。
消息一出,稻花香“白酒+日化”的多元经营模式遭到业内外普遍质疑:稻花香是白酒企业,如此大规模的“域外扩张”,会不会导致主业的模糊,而使企业失去清晰的发展主体。除此之外,许多人对稻花香的经营能力也提出了疑问:专门生产日化的德国邦特色都没有挽回“活力28”的颓废,生产白酒的稻花香有何灵丹妙药,能让“凋敝的荆楚之花”起死回生?“我卖洗衣粉,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盲目扩张。”蔡宏柱坦言:“活力28”是市场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其品质得到市场认可。它陷入困境是市场操作失误造成的,而这正是稻花香的优势。“看上去,几个产品互不关联,但它们在渠道上趋向一致。洗衣粉是日常消费品,它需要走进千家万户,白酒和洗衣粉其实共用一个销售渠道,我们有30万个白酒销售终端,洗衣粉也可以进入。而且二者的消费群体趋同,这为活力28依托稻花香的渠道进入市场提供了便利。”
蔡宏柱雄心勃勃提出,待生产步入正轨之后,将重启活力28集团上市之路。未来,“稻花香系”将是一主两翼:稻花香集团A股上市,旗下活力28、绿色食品两大子公司则争取在创业板上市。
“五大延伸”重构商业新版图
为打造百亿企业,稻花香的战略措施是:做大一个主业,打造“白酒航母”,实行五个延伸:向饮料产业延伸(玉米浆、茶饮料),向有机饲料产业拓展(酒糟、玉米浆、秸秆),向养殖产业迈进(奶牛、生猪),向有机肥料产业推进(牛、猪粪加工),向生化工业扩大(乙醇)。其中,乙醇规模最大。
燃料乙醇是国际化发展的生物能源,有利于生态保护,替代石化能源。中国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第三个燃料乙醇使用大国。过去主要用玉米等陈粮生产,陈粮消化完以后,以玉米为原料将冲击粮食市场,挤占用地,被国务院叫停。
为防止挤占粮食和粮食用地,国家发改委规定:今后的燃料乙醇生产,一要避开粮食原料,使用未纳入粮食管理的红薯或植物秸秆生产;二是改进设备工艺,降低资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稻花香申报燃料乙醇项目具有哪些优势?
环境优势——稻花香地处三峡,交通便利,符合燃料乙醇运输储藏期不超过一周的要求。
资源优势——宜昌市和恩施州本来年产红薯169.7万吨,供大于求,只须改良品种,不会挤占粮食生产用地。
企业优势——稻花香拥有1900多亩的现代酒城,旁边有建设用地600亩、国家储备用地2000亩。
政策优势——乙醇项目有利于解决三峡坝库区产业空心化与移民转岗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
中石化考察后,不仅签订了销售合同,还决定投资控股。
乙醇项目总规模达到年产50万吨,总投资10.97亿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4.88亿元(含税)。年消耗鲜红薯350万吨,每年可为农民增收7亿元,带动100个村10万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