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下空间商业开发的得失之辨
再过20年,到哪找建设用地?“地下”是方向之一。记者选取3个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典型案例,请业内人士分析点评。透过这些案例,我们不难看到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得与失。
案例一:新街口
现状:地下开发利用最好,商铺每平方米年租金1万元
在地铁1号线开通之后,新街口的地下空间就“活”了起来。各家商场的地下层和地铁商铺连成一体,构成了一个包含美食、日常用品、服饰、文化、婚纱摄影、通信、美容等各种业态的活跃的消费空间。像新百地下美食广场,一个面积2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年租金要20万元,达到了每平米万元的水平。
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徐建荣:新街口是目前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最好的区域,商铺租金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但和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地区相比,其开发力度依然有差距。据统计,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只占地上建筑面积的10%左右。而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面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一般在25%,有的甚至达到35%左右。
从开发深度上来看,南京除了地下交通、部分高层建筑外,目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均以地下一至二层的浅层开发为主,-50米以下的开发极少,且开发利用的空间零星、不成系统,未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案例二:湖南路
现状:先建地面后建地下难度大,开工日期一推再推
2006年8月,南京东方大唐置业有限公司经公开竞价,获得湖南路地下商业街项目地块的使用权。这是南京首幅通过拍卖出让的地下商业街项目地块,规划方案显示,湖南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东起中央路,西至山西路市民广场,用途为商业、停车。
然而,这个酝酿已久的项目,迟迟未能正式开工。相关部门已为此多次召开协调会。协调内容包括:管线如何迁移、如何尽可能降低对地面商业的影响等。
湖南路一家商场有关人士说,地下商业街项目开工日期一推再推,主要是因为施工将对地面商业带来很大影响,地面商家很有意见。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逆转性,当地面的大量建筑建成后,再去开发地下空间困难是很大的。比如,很多高楼地基已经定型了,你不可能再去重新建地基,那你要想再在这幢高楼下面开发地下空间,就会有严格的限度。所以,地上、地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案例三:江宁天印广场
现状:地下商业正在招商,“捂热”还有个过程
天印广场位于江宁区委、区政府前,地处东山镇的核心区,原来是一片陈旧破落的“城中村”,2007年2月份启动拆迁建设,去年10月全面开放。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天印广场,除了有休闲公园、市政广场,还有一个地下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商业综合区。
记者近日探访看到,这里的地下商业空间正在招商。东有繁华的大市口商业区,西邻多家综合商场,
江宁区建设局副调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虞泰葆:天印广场这一区域本来就是限高的,开发地下空间是充分挖掘利用土地资源的最佳方式。
要把地下商业空间用好并不容易。首先,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吸引人气。其次,地下空间容易因采光、通风条件不好而降低人的舒适感,让习惯于在地上消费的人们,不愿意下地。第三,地下商业业态如何定位非常重要,要能吸引人,让他们来了想消费。
天印广场在建设和招商上,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预留了5条与周边商业的地下连接口;专门设计的下沉式广场,也增加了地下空间的采光和通风,提高了舒适度;目前的商业定位,是以时尚生活、家庭休闲、尊贵社交为核心主题。不过,要把地下商业区域“捂热”,还会有个艰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