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义乌手套行业发展之路
全球纺织网11月9日讯 首次去义乌是2008年秋天,在火车上,太原客商侯先生告诉记者,他经营着一家日用品超市,来义乌是寻找手套的优质货源。第二次到义乌是2009年夏末,在机场,遇到加拿大籍伊朗商人Amjad,他的贸易公司总部在加拿大,在义乌设有办事处,手套是日常业务的大宗项目。两次偶然的交流,足可窥见义乌手套行业兴盛之一斑。
借市场东风在掌上起舞
很多人了解义乌是从小商品市场开始。也是因为小商品市场的发达,成就了义乌包括手套在内的众多工业行业。
刘加法是义乌手套行业协会的会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来自日、韩的一种弹力很大、柔软舒适又十分保暖的针织手套通过台湾进入大陆,东莞、营口成为这种“魔术手套”在中国最早的生产基地。此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在全国赫赫有名,商人们到东莞、营口贩来魔术手套在小商品市场销售,贸易通道十分顺畅。原本做清洁球生产的刘加法及时转行到魔术手套行业。由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在市政府技改政策的支持下,刘加法又先后从日本进口了一百多台最先进的第四代岛精机。去年,“龙虎”手套产量超过7000万双。
在“龙虎”的带动下,魔术手套工厂在义乌纷纷建立。之后,皮手套、滑雪手套、防晒手套、劳保手套、家用手套也都走过了相似的道路,冬宝、佳婷、凌琳、健姿、北极等手套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打出了“义乌手套”的名片。
走进中国小商品城的手套区,时常见到各种肤色的客商在询价、看样。义乌市佳婷手套厂黄国法说,现在人流量并不算多,很多老客户都是通过网络下订单——不过他们最初都是通过小商品市场这个平台了解义乌产品的。刘加法和他的同行们,一致把小商品市场看做催生义乌手套行业萌芽和促进其兴旺的最大功臣。
现在,义乌有手套生产企业1000多家,在册职工46000余人,手套针织机械2万多台(套),进口机械8000台左右,2008年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产品60%外销,年出口创汇近1.5亿美元。
掌心里有个精彩世界
原本以为,手套是服饰中最简单的物件,体积那么小,结构一目了然,生产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义乌,走访过近十家手套企业后,记者惊奇地发现,手套,这个贴近掌心的小小世界原来也是这样精彩。
专门生产皮手套的雪豪皮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亮拍着记者那到处都是口袋和拉链的相机包说:“你这个包好做,手套可比这个难多了!”见记者诧异,他解释说,相机包体积很大,再多的口袋和拉链缝纫上也没有太大难度,但手套的每一个指头空间就那么一点点,要把材料缝合得结实,里面又不能留出太多余料,不然就不舒服——这个度很难掌握,也是做好皮革手套、防晒手套和滑雪手套的关键点。
五十几岁的贾美香是个女强人,先后开了三家手套厂,交给自己的三个孩子打理,她自己现在跟大儿子一起经营生产魔术手套和滑雪手套的北极手套厂。厚厚的滑雪手套个头很大,戴上它,手除了握住滑雪杆就不能干什么了——贾美香在手套的背上开了个洞,装上拉链,里面正好放上一只手机——这样,即便是在野外滑雪遇到意外,也可以很方便地拿到通讯工具了。
习惯上,日常生活中只有在冬天人们才会想到手套。走进健姿手套公司的店面,你会看到或是长长短短、或是亮光闪闪、或是蕾丝镂空的防晒手套和装饰手套。公司老板方平是义乌手套行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他说,现在人们的防紫外线意识越来越强,防晒手套这几年销路很好。装饰手套,则渐成一些婚礼和宴会场所女主角的必备品。
兴旺之业亦有难题待解
2006年12月,义乌市手套行业协会成立。本着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全市手套生产企业的原则,义乌手套行业积极推进质量立企和名牌战略,努力提升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行业的蓬勃发展正证明了协会的有效工作。
然而,义乌手套行业也有自己的困难。首先是手套市场仍然是“看天吃饭”。1000多家手套企业中,虽然有健姿这样的新兴产品,但多数手套的功能还是保暖,2008年初的大雪将以往的库存消化得一点不剩,但如果连续碰到暖冬天气则对行业十分不利,寻找新兴市场、开发新型产品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其次是很难扩大生产规模。这是由于:一方面,义乌土地本来就金贵,加上地方政府批准用地向高科技产业倾斜,手套企业很难再拿到土地扩建厂房。另一方面,工人队伍不够稳定,以最难培养的挡车工为例,一般培养一名熟练挡车工至少要一两年时间,很多工人刚刚成长起来就走掉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融资在义乌向来不是大难题,但是对个别手套企业,因为各种缘由,银行惜贷的情况也有发生。
燃烧着的品牌梦想
“义乌手套”给很多人的印象依然是加工实力。这不是手套企业老板们的梦想。记者采访过的每一位老板,都表达了对自主品牌的渴望。
皮手套是各种手套中成本和价格、工艺要求都比较高的产品。雪豪和昌发是皮手套企业中的佼佼者。在雪豪皮件有限公司的库房,记者看到上千只纸箱码放得整整齐齐,箱体上印着解放军总后勤部某单位的名字。这是今年为部队生产的军需手套。由于军需品对质量的要求高、执行标准严,民营企业通常难入部队后勤的法眼。朱小亮皮手套做得好,同行和市场都知道,他参与生产军需手套的竞标时,想的就是争一口气,结果大费周折,就在他被各种程序折磨得想要放弃的时候,传来了雪豪的产品通过层层检测评比夺得第一名的好消息——2008年度最大份额、持续时间最长的军需订单落在了他手中。
义乌市昌发手套厂的法人代表王益法也有一笔南京军区的订单,也是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军队用户肯定的。今年他又拿到了一家总部在英国的全球著名超市的订单,另有一家芬兰著名的品牌商也希望能与王益法长久合作。
不过,朱小亮和王益法都感到不满足。给别人加工,终归利润要薄得多。雪豪为金利来、花花公子、鳄鱼恤、香奈儿贴牌的产品都在一线商场销售,价格比贴“雪豪”商标的要贵几倍甚至十几倍。朱小亮深刻感受到了品牌与身价的密切关系。他决定,再积蓄一些力量,一定要打响自己的品牌。王益法也希望,通过跟这些大客户的合作,向国际品牌学习,最终做好自己的品牌。
顶着“义乌手套”的标签,让自己的品牌以个性让消费者铭记,是义乌手套行业的集体梦想,这个梦想正像火焰一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