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助推蒙牛奶源建设

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就乳品企业奶源建设做了硬性规定。这是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首次就乳业的发展规范等问题做出重大调整。市场人士认为,这对于原本在牧场化建设就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决意在今后几年致力奶源建设的蒙牛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据了解,《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最大的变化在于,新建乳制品项目可控奶源占比从30%提高至40%,大幅提高了奶业企业扩张成本,进一步规范乳品产业的发展。而与中粮强强联合、取长补短的蒙牛,很可能凭借比较优势加快进入世界乳业巨头的行列,为国内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样板。

统计显示,在奶源基地建设方面,蒙牛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其来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原奶已经占其全部原奶的2/3以上。相关人士透露,蒙牛下一步战略也将以奶源建设为重点。去年12月初,蒙牛联合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 Co.(KKR)公司,及另一家基金,共同投资安徽的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蒙牛的计划,今后几年将新建立20个到30个大型的农场,进一步筑牢奶源基础,提升原奶品质。

市场人士认为,建设奶源,蒙牛并不缺钱。“目前蒙牛市场恢复速度已达到90%,远超于其它企业70%左右的速度,也体现了作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良好的销售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现金流。”国盛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尹仲胜表示,“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足,在2008年末公司现金存款约为12亿元左右,而目前预计超过了35亿元。”

可自中粮与蒙牛联姻的消息公开后,总有一种声音对这起强强联合的“国民恋”指手指画脚,蒙牛差钱论、高管套现论等等层出不穷。当对蒙牛的指责被绝大部分理性、客观的声音取代后,对中粮的攻击又浮出水面。7月22日,一则“宁高宁被‘停职学习’”的报道引起了中粮和宁高宁本人的强烈谴责。宁于这则新闻发布后4个小时后公开辟谣,并声称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既然中粮与蒙牛结盟,可以提升蒙牛建设奶源的能力,并在中粮全产业链条中增加乳业的板块,明显是一起双赢的联姻,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的栽赃和陷害呢?有分析人士表示,很可能是早就觊觎中国乳业却没能得逞的境外资本心有不甘,故意报复。不过,该人士表示,也不排除是两家企业的竞争者所为。

然而,不论如何,理性和客观的声音依然占据大多数。在蒙牛与中粮签署完参股协议后,相关人士则表示,蒙牛未来将主要着力上游奶源建设,从饲料、养殖、收奶、加工等各个方面将产业链条彻底捋顺。事实上,帮助蒙牛建设奶源,中粮有用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可以借鉴。

“参股蒙牛,对中粮现有的畜牧业以及未来大力拓展的有机饲料业务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中粮集团内部人士对此表示,“双方自此之后可以拥有更大合作经营空间,中粮集团充足的畜牧资源将成为蒙牛坚强的后盾。”

外界猜测,作为“为中国人整合粮食”的中粮,过去一直“缺一块”——婴幼儿的粮食。此次中粮入股蒙牛,可能会在婴幼儿的“口粮”环节做出“大动作”。

拥有了中粮这一强大后盾,蒙牛在奶源建设方面,也越发底气十足。因此,在与中粮共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蒙牛并不讳言,将利用此次所获得的现金拓展现有业务,把握上游行业整顿和奶制品行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机会和其他机遇。而在评判与中粮结盟事件时,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总结了“三化”,即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和原料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更趋一体化。显然,奶源建设——更准确地说,建立在国际安全平台基础上的优质奶源建设,是蒙牛“三化”进程中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