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期盼更多“对内开放”

允许内贸企业参会,这是今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传出的最吸引眼球的消息之一,引起了业界及媒体的普遍叫好。

  首先予以肯定的是,在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严重下滑的形势下,这一举动对于促进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外贸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打开或扩大内销市场的机会;对内贸企业而言,最明显的好处是得到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还可以和众多国内外优秀客商进行大范围交流和洽谈。

  然而,一场展会往往只有几天时间,最后形成的有效订单与合作项目自然是有限的。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来说,这种一次性的“对内开放”远远不够。

  业内人士都知道,我国很多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利润非常微薄,单品价格利润比国内市场要低不少,但是很多企业却要千方百计争取出口权,原因何在?

  一方面是外贸的优势很多:订单式生产库存积压少,信用证交易现金流有保证,商品检验透明高效风险小,还有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等等。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方面,就是内贸的问题不少:进入商场超市要交说不清的“进场费”,先拿货后付款的交易方式导致资金拖欠现象频发,商检不透明不规范而出现的想退货就退的恐惧,还有无处不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法律维权成本太大等等。

  弄清楚了这些原因,我们就明白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真正需要的“对内开放”,那就是让企业享受到像出口企业那样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国内市场的规范化改革、完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国内经济据称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对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重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来说,现在仍处严寒的冬天。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速为-15.31%,较去年1-2月回落了23.5%,在国内消费方面,增速比去年回落8.1%。国家启动内需的数万亿资金,主要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对纺织服装业形成的直接拉动效应非常有限。而纺织振兴规划的政策,目前还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因此可以预料,至少在今年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纺织服装业还将处于艰难的境地。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中国纺织业在困境中的机遇何在?也许,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切实推进国内市场的规范化改革,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营商环境,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