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库存增加销售 家具出现新型营销模式
租房、租车可能每个人都听过,但是租家具你听说过吗?近日,一种以租赁业态出现的新渠道崛起于家具业界。家具租赁的出现,突破了消费者“买家具”的单一消费模式。记者走访后发现,以家具租赁的渠道模式来营销家具,可以把长期积压在仓库的“死货”变成“活钱”。
盘活库存增加销售
家具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类似家电渠道的变化发展趋势,很多新型卖场将自身作为品牌经营,而将其销售的产品品牌作为衬托和品牌背书,重视对品牌家具的展示。
但是,无论家具卖场如何改变,目前的家具市场渠道还是以“经销商+卖场+专卖店”的形式为主,在销售方式上形成不了根本性的革命,它永远都只是家具行业的“国美”“苏宁”。如此下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家具企业肯定也会面临过度依赖大型家具连锁渠道,最终利润被渠道蚕食殆尽的局面。
以“租赁大连锁”形式出现的邦家,则可能突破这一局面。据珠三角家具报记者了解,邦家家具租赁通过前期对家具厂家的采购,一方面盘活了库存,把“死货”变成了“活钱”,加快企业资产的流通;另一方面增加了营销渠道、销售额和净利润,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坏账率,快速回笼资金。在终端销售上,实现从卖产品到租产品的转变。
靠租赁快速回笼货款
蓝博智业营销机构首席顾问赵为民向珠三角家具报记者介绍说,从家庭到企业、事业单位,中国积压着大量利用率低的家电、家具、设备、汽车、工具等用具。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乡级以上的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累计总值达33276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全国商业、乡镇企业的库存,其总值已逾7万亿元。(珠三角家具网转载自珠三角家具报第42期)发展实物性租赁是把“死货”变成“活钱”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调动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财产、调剂余缺、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使用价值的一条重要通道。
对家具厂商来说,多一条渠道,不仅可以数倍的拓展客户,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由租赁公司出面打点一切,满足最终客户诸如短期租赁、长期租赁、以租代售等各种需求,自己可以专心搞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同租赁公司打交道还可以一次性的回笼了货款。这样既增强了客户的购买能力,又增强了企业再生产能力和占有市场能力。
邦家总裁蒋洪伟向珠三角家具报记者说,邦家的终端卖场与其说是交易场地,不如说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最高品质家居环境的“梦想家”与“理想家”。蒋总向珠三角家具报记者说,邦家倡导的是绿色健康的家居感受,入选的家具厂商一定是行业内的大品牌,特别是在环保上的,要求是国家环境认证的绿色环保产品。
转型便捷之道
中国依赖出口订单外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显得十分脆弱。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破解内外困局的必然选择。租赁消费的成长空间巨大。
对一直从事出口的家具企业来说,对抗目前严酷局面的唯一途径是迅速实现外销向内销的转型。蓝博智业营销机构首席顾问赵为民表示,在面对国内销售市场时,外销企业目前还是一杆枪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打造产品等这些经验都十分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能顺利进入租赁市场,一来可以借助一个“制高点”,迅速地在销售终端提升自身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到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最经济的方式参与到国内市场的建设。
“买不如借,借不如租”
在德国,一般家用电器保质期为两年,但租赁可以获得5年保质期。5年内,产品维修需要支付的工本费和人工费,都由经销商来买单,而且租费还很便宜。德国家具贸易商Mam股份公司推出了一年、两年和三年期的家具租赁业务,租赁者每年只需支付家具售价的10%,到期后可支付余款将家具买下,或退还给该公司。
在国外公寓、医院、学校都有家具出租的服务模式。如今,在国内各大中城市消费者租房后对家具的需求量很大,家具的租用,对租房或置业投资放租的这两部分群体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家具使用方案,解决了想用好家具,却不想过多支出,或者想分期付款的消费者的居家问题。
在“我的就是你的”、“买不如借,借不如租”的消费理念的引导下,家具租赁已成为一种精明的投资理财的手段,它被赋予了避险、节约资源和资金、创富杠杆等多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