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东莞、石狮纺织企业生存状态调查
然而,经济的转型和企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老经济状态死亡,而新经济状态尚没有重生的痛苦过程。
温州:“老板模式”挑战
“将来只要有可能,我也会去做老板。”在开往柳市的公交车上,一位瘦瘦的年轻人这样说,他提着磨损得很厉害的旧革包,正准备前往柳市一家医院推销药品器械。
这位年轻人前往的柳市是温州著名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在温州当地,很多地区企业都是“簇群”而居,一个地方会有成千上万家企业共同生产或销售某类产品。
“在温州,几乎的所有人都想做老板。”当地的一些人说,“其实,温州经济也是被逼出来的,当地资源短缺,所以民营企业多选择走出去,这种走出去成就了目前国内最有活力的民营经济模式——温州模式。”
在温州,出现了大量以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家庭作坊式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多为“前店后厂”,比较容易进入技术含量不高、市场准入的必要资本量壁垒较低的行业,如皮鞋、服装、低压电器、眼镜等,形成目前温州的主要行业。
温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张亮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企业和市场之间有一个号称“十万购销大军”特殊的供销员群体,他们成为了温州民营企业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容易把温州产品在国内市场推广,而且也容易把温州企业带出国门,比如温州年产打火机6亿只,产值20多亿元,占到全球打火机市场80%的份额。
现在,温州模式正在经历15年快速发展后的最黑暗时期。今年第一季度,温州地区出口打火机数量下降了10.9%;眼镜行业也是如此,“以前还有1元的利润,但现在由于成本上升,1元的利润都没有。”当地一些眼镜企业表示。
制鞋是温州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之一。温州工商部门的一位官员说,在他所管辖的区域,很多以制作鞋垫、鞋跟和鞋帮为主的企业,上半年主营业务下降了30%以上。
企业困境已经在政府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来:今年前5个月,温州亏损企业数量增加33%,比去年同期增加15%。
不过,很多人认为,官方数据所反映的还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如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可能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到现在为止,我仍旧相信这一数据。”周德文说。
“生产型企业下半年的日子会更加难过。”周德文说,“根据温州的特点,下半年拆借的钱一般得在春节之前还清。去年有很多企业因为年底被逼还账而倒闭了。”
很多当地企业老板已经开始考虑转型,均瑶集团副总经理陈筱勤就告诉本报,她的一个朋友就考虑从以前的眼镜行业转到酒店业,另外一个人则想从纺织行业转到做节能灯。“不过,这都是从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另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陈筱勤不看好这类转型。
“温州当地盛产老板,但缺乏企业家。”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说:“温州企业老板战术很强、胆子大、敢于赚快钱,但都缺乏战略,企业转型存在转型简单盲目、转型低级等问题,很多转型一开始就意味着失败。”
东莞:车间之惑
在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如火如荼上涨的时候,东莞的房价曾经达到均价7000元左右。但现在,东莞的房价下跌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2007年,东莞当地万科旗下的万科运河东一号将近8000元每平米的房子,现在房价已经跌到平均3000多元。
房地产炒家纷纷撤场,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倒闭和大量企业外迁,经济突然不景气起来。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东莞比别的地方更加有感觉。”一些当地老板说,“东莞经济状态更像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大车间,这边没有大脑,所有的大脑都在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那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莞这边的企业还属于以前的“三来一补”的代加工模式,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类企业一般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产业依附性强,资金周转期长,企业发展最受制于外方。
过去几年,这类模式在东莞一带获取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这主要与九十年代香港很多“代加工产能”回归内地有关,期间欧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也都大量把低附加值的企业转移到东莞,如韩国三星、艾默生、富士康等企业纷纷都在当地扎根。
由于大脑在外,当地企业更多像大型企业的一个个生产车间,一个大型企业在东莞可能会带来几万个制造链条上小企业的发展。
这是一条生态依附链,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依附着来自世界制造业500强的制造业,交错复杂的制造链好像一个巨型蜘蛛网。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东莞“代加工”企业的自主权已经扩大一些,基本上材料和辅助材料都是由加工企业自己购买,需求方提供样本、质量要求等,当地配套加工企业已经相当繁荣。
“车间”特征最明显的就是企业利润微薄,很多时候,外资给了稍微丰厚的利润,但国内企业相互压价竞争,“中国人自己就把要价给压了下来。”
“另外一些外资厂商对中国供应商要求都比较苛刻,比如本来0.8元的货品,因为供货商增多,他们可以压低到0.5元。”当地一些企业抱怨。比如代加工手机,可能利润只有两元,而这两元要分摊给企业链条中的所有企业。
当地很多人说,实际上大型外资企业并没有为当地政府贡献多少利润,但是政府已经从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身上拿到很多税收。
不过,“代加工”业发展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东莞村镇与村镇之间,都是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连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但是当地政府和企业都没有利用这段时间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已经逼近。在2007年之前,虽然利润微薄,只要订单足够多,每家企业日子都还相对滋润。但从2007年开始,最明显就是订单减少,“很多企业因为没有订单开始倒闭和迁移”,在东莞曾经名噪一时的厚街上的企业,就倒闭了65%以上。
在东莞各个镇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店铺,挂着“楼面出租”的牌子。据当地人介绍,在去年这个时候,这里房租11元每平米,而现在降到了每平米7元左右。
问及东莞企业的转型,被采访的很多人都开始摇头,“怎么转,很难转。只能等国外经济好起来。”
石狮:代工的天花板
初到石狮,印象最深的是遍布在街道两侧一家接一家的厂房和服装店铺。
八十年代石狮开始与外商签定“三来一补”合同,承接服装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同时利用进口剩余布料,仿制港澳、国外流行服装,上市销售。
二十多年的发展,石狮已经成为中国休闲服装的代名词。根据相关数据,在这个人口只有30万的县级市里,聚集了5000多家服装及配套企业,其周边地区的服装企业也有近2万家。
“不过,在数量扩张的同时,企业规模并没有同步发展,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以家族式的经营为主。”石狮纺织服装同业公会有关人士指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石狮出口服装占据了近50%的份额,但其中自有品牌出口服装却仅占出口服装总量的5%以下,大部分以贴牌加工为主。
“在国外别人都把我们叫做‘狮造’服装,其实也就是‘量大价贱’的代名词。”当地一位姓林的老板这样自嘲。
“现在我们替国外很多像沃尔玛之类的采购商加工服装的很多,但是加工费很低。一条牛仔裤的出厂价格只有7美元,但是一到国外的市场上,他们就能卖50美元,利润全让中间商给赚去了。”
这次汇率的变化,更让出口企业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而且,困境还不只这些。“在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做出口的企业没有办法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布料来降低成本,因为外商基本制定了布料的质量和价格,所以这部分压力企业也得自己消化。”一位老板坦言。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转做内销了,这样可以在材质上下功夫来解决成本上涨的问题。”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寻找应对之策。
谈起内销企业,旗牌王制��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翔说,“现在做国内低端市场的这部分企业日子最难熬,因为部分以前做外销的转向内销,竞争加大,生产大量过剩,压价很厉害。但是对做品牌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但是品牌企业的数量毕竟还是少数,“缺乏创名牌、特别是创国内大品牌的意识,许多企业只满足于代工,有些企业推出的品牌直接就模仿当地其他国内叫得响的品牌”,也被看成是石狮服装企业的硬伤之一。
李翔将目前包括石狮在内的泉州地区服装企业的总体态势形容成一个上面尖尖的三角形。“也就是说按照盈利率来看的话,盈利率低的中小企业数量太多,而盈利率高的企业很少,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李翔解释说。
当地一位制鞋企业的负责人说:“石狮这边真正倒闭的企业并不像外界传的那么多,只要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都还勉强撑得住。”
“但日子会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付款都必须要现金,以前还可以赊账,现在就不可以了。现金流一断企业就完了,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上述制鞋企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