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纺企:“久旱”迎“细雨” 利润可增一个百分点

自2008年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我国自2006年推出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外贸政策以来的首次回调。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市主要传统出口产业,记者昨采访了解到,扬州纺织企业对这次调整普遍表示欢迎,他们期待着能以此缓解当前遇到的经营困境,也期待着所在的行业能早日突围。

  提高退税率让纺企减负

  在第一时间得知有关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消息后,扬州某纺织企业老总许先生心里一下子舒坦了,因为其企业生产的服装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此前,业内普遍预期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百分点。这场及时雨提前下了下来,对困境重重的我们来说已经是抓到救命稻草。”

  “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许先生说,今年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贷款利率连续上升等一连串“利空”,企业生产目前已处于微利状态,生存日益艰难。据他透露,扬州规模较大的服装出口加工企业原先的利润率在5%—6%之间,在此次退税率调整前则普遍缩水为2%—3%,扣除一些费用,利润非常微薄。一些实力弱的企业不得已转产、减产甚至停产。

  “出口退税率提高,企业的成本压力就相对小些,我们可以喘口气了。”另一家纺企负责人表示,出口退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外贸企业利润最多可以增长1个百分点。在当前纺织品、服装行业处于微利的情况下,这显得特别珍贵。

  纺企“越冬”仍存难题

  出口退税率上调使扬州纺织服装业一片兴奋,他们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对纺织服装这个行业的关注。不过,对于当前步履蹒跚的他们来说,在欣喜之余,仍将面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因素的考验。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以来,我市大型服装出口企业就明显感受到了重压。今年1—6月,人民币升值已超过6.92%,据估算,对以美元结算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6%;此外,加工贸易保证金制度占用企业流动资金;欧美贸易壁垒带来一系列环保认证、测试费用;从国外进口化纤原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压在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头上的“大山”太多太重。

  一位服装厂老板这样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生产的T恤成本每件为6元人民币;出口到美国可卖1美元,按照原先1美元兑换8.27人民币换算,出口一件T恤衫可赚人民币2.27元,而现在人民币升值到了1:6.9,一件T恤衫只能赚到人民币0.9 元。如果人民币再升值,就根本赚不到钱了。“现在,外销的单子轻易不敢接,因为接单期和结汇期相距1—2个月,一旦对远期汇率估计不够,利润就可能被攀升的汇率吞噬。” 

  2个百分点的退税率,如“久旱的大地,下了几滴小雨”,远不能解决问题。

  走出危机须“自我救赎”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陷入困境的纺织企业,其实不再幻想着“政策救世”,生存的危机逼着他们“自我救赎”,进行产品升级、建立自主品牌和扩大内销市场是主要手段。

  对于此次出口退税率上调,我市不少纺织品企业负责人认为可能只是短期利好,要想经受住目前严峻的全球经济洗牌考验,与其消极地等待政府输血,不如自强筋骨,练好内功,加快自身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品牌来提升价值,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以跑赢成本的上升幅度方为上策,尽管这条路坎坷而漫长。

  专家建议,扬州纺织品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一步的发展道路,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可以考虑从欧美市场转向亚洲或非洲市场,生产中端产品的企业可以考虑走品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