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圈华贸中心建成 北京五个环境工程瓜熟蒂落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不断迫近之际,已经被时尚潮人们视为京城最新时尚高地的华贸中心再掀波澜,以一个又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新景观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向来自全世界的宾客展示出千年古都北京焕发出的现代化、国际化风貌。
        
    2008年7月25日,华贸中心地铁通道开通。从此,地铁乘客和过路行人可以借助大望桥北侧两个地铁出站口通过地下通道横穿西大望路,并可直接进入华贸中心的新光天地、写字楼和购物中心的美食街,或由此进入这个新商圈的各个物业。这不仅将为在华贸商圈工作和生活的人士带来极大便利,也方便了过往行人、游客出入华贸中心和周边地区,缓解了西大望路路口人车争路带来的交通压力。而华贸中心全透明钢化玻璃地铁出口也已成为东长街延长线的新风景线。
        
    就在7月24日晚,被称为北京“东际线”的绚烂夜景刚刚在华贸中心的东侧绽放。当晚8时许,北京国华置业公司董事长房超和北京市管委领导、国华电力热电分公司领导联手按下开关,经过美化后的240米高热电厂大烟囱瞬间戴上夺目的“花冠”,并在灯光映照下幻化出蓝天白云、奥运福娃、运动健儿等绚丽多姿的图案,与北京新崛起的华贸商圈相映生辉,在长安街东端勾勒出新的天际线。至此,国华置业一直积极策划和推进的大烟囱美化方案在奥运会开幕之前瓜熟蒂落。“东际线”美化亮化景观的投入使用,不仅反映了国华热电国际领先的技术和环保水准,也使原先一直被认为是这一区域景观“硬伤”的工业大烟囱变身令人惊羡的夜景,形成北京夜景的新亮点。
        
    至此,华贸中心自项目启动后,按照“建筑与环境共生”设计理念提出的“五个环境工程”,全部实施到位:
        
    投入1000万领养从国贸桥经四惠桥到四元桥干道两侧绿地,已连续实施五年,每年投入200万,极大地提高了这一区域的绿化和景观质量;
        
    投入1000万修建长安街上第一座由企业出资建设的人行过街天桥——华贸桥,于2004年5月1日开工兴建,2004年12月20日竣工,并成为进入东长安街国门的第一道亮丽景观;
        
    与国家电力共同投入1000万,修建我国首家电力科技博物馆,并最终被确定为国家电力科技展示中心,成为提升北京CBD商务区人文环境的新亮点;
        
    与国华热电共同投入1200多万美化大烟囱;
        
    投入2000万建设华贸中心地铁出口……
        
    华贸中心的“五个环境工程”,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周边区域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有效缓解了大望路地区的交通压力,更形成绚丽多彩的景观,成为京城喜迎奥运盛会迷人的风景线,成为展示新北京新风貌的亮点。
        
    除此之外,华贸中心在建设时从长安街边沿向后退让80多米,预留出宽阔的公共广场,并建设和开放了华贸东路和华贸中路,在有效减缓大望路地区的车流压力的同时,成为新的繁华路段,实现了社会、企业的双赢。
        
    社会价值最大化
        
    作为首都,北京会被每个中国人视为自己的城市。一个伟大的建筑,往往也会自然的成为大众“自己”的建筑。所不同的是,古典建筑诸如故宫、天安门,因为沉淀着厚重历史而被国人理所当然得视为国家象征的一部分;而那些公认的现当代伟大建筑,则往往是基于其功能及与环境的融合,进而被人们直接感知和体验,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同感。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史上带来最大的冲击不仅仅是其建筑本身的功能,更在于其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正是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Civic Space)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边拐角等,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使之魅力经久不衰。
        
    华贸中心似乎从一开始启动,就被社会各界当成“自己的”项目给予关注,每一个与华贸中心打交道的人都没有陌生的感觉,其奥秘正在于华贸中心关注建筑与环境高度和谐的前瞻规划设计理念。
        
    华贸中心基于“建筑与城市人文结合、建筑与环境共生”的设计理念,其宗旨就是创造一系列的由建筑综合体组成的城市空间,并使这些城市空间的产生和存在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必然的联系。由于高度关注建筑与环境、交通的关系,前瞻的规划理念使华贸中心达到了了国际最高的规划水准,使得光临华贸中心的宾客不仅能够领略到华贸中心独特的、极具现代感的建筑魅力及城市空间,更能体验到设计、建设、招商、经营一体化所带来的成熟商业魅力,从而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而实现最大化。
        
    在各商业业态全面投入运营、渐入佳境的同时,国华置业仍然以国际一流商业中心和经典建筑为目标,精益求精,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聘请专家对整个华贸中心园区进行美化,精心安排各种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在城市繁华地段着力营造出优美环境,形成一个个小花园,步步成景。可以说,一个人所梦想的激动人心的城市生活在华贸中心展现无遗。
        
    因此,不论是在华贸中心居住还是工作,都已成为非常舒适、便捷、高效的体验,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价值。人们乘坐一号线地铁就能够直接进入到商圈中。华贸中心拥有70多家餐厅,70余种中外风味,价格从人均消费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咖啡厅多达20多家,仅星巴克就有两家;国际品牌达1100多个,舒适的购物环境更带给京城全新的时尚消费体验;宽敞、明亮、环保、高智能化的良好的办公环境,使进驻办公的企业和白领都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释然,即便在中午间歇也可徜徉在华贸大花园内,华贸中心写字楼也因此成为在北京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竞相入驻办公平台,成为政府力推的国际金融品牌聚集区。

    许多在华贸中心生活和工作的外国友人都由衷得赞叹,即便是放在在最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华贸中心也代表着最高水平,她展示了北京的城市魅力和发展进程。

    理念带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在奥运前夕,地铁通道的开通剪彩,华贸中心再次向社会庄严地履行了承诺。

    从最初面世到今天,华贸中心一直不断地带给世人种种的惊喜,而面对每一次惊喜,人们又似乎都觉得这是一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并因此寄予更多的期待。这一切归根溯源,在于华贸中心领先的开发理念。

   尽管已经是五年之后,房地产行业已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当初国华置业所阐述的华贸中心“三个负责”的理念依然被业内外人士反复咀嚼、品味、体悟——

    我们认为:城市是由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环境关系构成的。华贸中心必须强调城市设计理念。发展商要树立对城市的责任感。

    我们认为:建筑是为社会服务的,建筑不仅对使用者,而且与整个社会有关。华贸中心必须强调社会效益。发展商要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们认为:建筑是百年作品,本身就构成了城市的历史。华贸中心必须建成领先一个世纪的作品。发展商要有历史责任感。

    所以,华贸中心创造了一系列的由建筑综合体组成的城市空间,使这些城市空间的产生与存在成为它周围环境的必然,树立起长安街沿线的充满魅力的城市轮廓线。

    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对华贸中心的投入,不仅体现在金钱上,更体现在华贸人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大量努力上。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计划节点,每一个华贸人都会全力以赴、任劳任怨地投身于每一个细节中,力求完美。迄今华贸中心所有工程都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正是对华贸中心追求过程完美的最好诠释。当业主、租户入住后,提供全方位的满意的人性化服务成为华贸人又一个几乎永无止境的努力目标,公寓区99%以上的满意度和物业缴费率创下了业内的新标杆;写字楼里几十家跨国公司的员工在享受高品质办公平台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细致入微的物业服务:从大堂人性化的前台设计到工作人员的微笑,再到各种公共服务的快速反应,都让这些白领们产生一种归属感。

    近期步入华贸园区的人会惊喜地发现,除了华贸广场的各角落增加了许多精致的景观外,即使是在灯杆上,也新增了悬挂的盆景花卉,从细微之处体现出华贸人对超越商业成功之外的执着追求。

    实际上,当一座商业建筑更像一座公共建筑的时候,她的价值将会更加得到更大的回馈,因为她带来的是多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