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恶化成本压力增大 冰箱业增幅减速

    盘点2008年上半年中国冰箱行业的新发展就会发现,中国冰箱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愈发恶劣,先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并让以OEM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企业走到破产的边缘,接着是发泡料、塑料、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幅涨价,给冰箱厂家带来原材料的成本压力环境,同时还有石油涨价直接促使上游产业的供货价格也发生小幅上涨。

    专家对此分析,外部竞争的成本压力会让冰箱企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破产”。正如专家所言,原本主攻三四级市场的“第三梯队”的慈溪冰箱业已经从以前的“排队提货”变成现在的“门可罗雀”,很多企业已经关门歇业。而在“第一梯队”中,海尔与合资品牌则愈发更强,特别是在高端竞争中愈发激烈。与此同时,“美的系”、“海信科龙系”、“长虹系”也逐渐形成新的竞争格局。这让中国大冰箱企业开始新的竞争。

    据中怡康发布最新中国冰箱行业销售数据显示:按照销量统计,海尔冰箱以28.3%牢牢占据第一;美菱与容声重组后以10.5%位居第二,上升速度较快;接着是新飞、西门子、海信分别以9.4%、8.8%、6.2%的销量紧随其后。按照销售额统计看,海尔以29.4%的份额位居第一,西门子、美菱、新飞分别以12.1%、8.2%、8.1%的占据第二、三、四名的位置,三星与海信分别以5.0%与4.8%紧随其后。从以上两组数据看,合资品牌与海尔销售额占比高出销量占比,说明销售的产品以中高端为主,而美菱、海信等品牌虽然销量占比高,但销售额占比却低,表明这些企业还在走中低端的产品路线。

    从对开门冰箱的销售数据看,各品牌占比较为集中,这也意味着对开门冰箱市场异常激烈。海尔的对开门大容量冰箱以34.6%的销量占据第一,三星的销量占比是25.1%位居第二,LG以22.5%排在第三,西门子则以9.4%位居第四名。

    从多门市场的销量占比看,海尔以85%的垄断份额牢牢占据冠军位置,海信以2.76%位居第二。海尔在多门冰箱上的优势主要来自六门冰箱,据前期中怡康的数据显示,海尔六门冰箱在5000元以上价位段中,一直为最畅销型号第一名。目前,海信也推出了自己的鲜界多门冰箱试图在同类产品上分得一杯羹。

    而三门冰箱的销售中,主要还是海尔、西门子、松下在竞争,销量占比分别为30.5%、21.2%、11.4%包揽前三名。而三星、美菱、LG、海信分别以6.9%、6.6%、5.9%、3.0%的销量占比依次排开。

    此外,一直倍受消费者关注的合资品牌在2008年上半年表现不佳。其中,西门子冰箱出现逐月走低的情况。据中怡康数据看,西门子1月份的零售量份额为11.1%,此后逐月降低,到5月份时已经降到9.0%。LG冰箱的零售量与零售额也同样在下降,但三星却在增长,根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星冰箱的零售量市场份额由2007年的3.1%升为3.5%。

    中国冰箱行业并未达到预期。冰箱厂家对2008年的市场充满期待,行业普遍预估2008年冰箱市场产销量至少有20%的增量。但是,如同空调行业一样,冰箱市场也被过高地估计了。事实是,2008年1月-5月,中国冰箱产量2098万台,同比增长为17.5%(国家统计局数字);2008年1月-5月,中国冰箱市场零售量394万台,同比增长为10.11%(中怡康监测数据)。

    产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已然出现了下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冰箱市场还在继续增长,只是增幅比以前变小了。

    中国冰箱市场之所以没有达到原来的预期,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来自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如同空调产品受到的影响一样,中国冰箱市场也无法逃避国家银根收紧、股市低迷、房地产交易下降等负面经济因素的严重影响。而且这些经济因素对冰箱产品的销售影响更大,因为近两年来冰箱市场的火暴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三、四级市场的暴增,一旦经济环境不好(比如物价上涨),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热情挫伤得更为严重,所以更加不会买还被列为“奢侈品”的冰箱了。

    在销量无法实现大幅攀升的同时,市场价格却不断走低,这让厂家压力倍增,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一些中小品牌的退出成为必然。从5月表现出来的停滞性增长情况来看,冰箱行业压力势必越来越严重,还将有大量的中小品牌面临退市的危险,大品牌之间也有调整次序的可能,上半年外资品牌的表现乏力已经说明问题。